国家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湖北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技巧 > 行测 >

2018年国考备考言语题解题技法

2016-12-28 08:53 公务员考试网 https://hb.huatu.com/国家公务员考试群 文章来源:湖北华图

点击订阅
湖北华图
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考试,教师招聘信息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提供以下国考行测信息:2018年国考备考言语题解题技法,更多关于言语理解,意图题,国家公务员行测的内容,请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湖北人事考试网咨询电话:027-87870401国家公务员考试交流群,点击国家公务员考试交流群

面试礼包hbicon2024国考面试礼包

面试课程hbicon2024国考面试课程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已结束,湖北人事考试网(http://hb.huatu.com/)将及时更新国家公务员招考与面试相关资讯。考生敬请关注【2017国考面试交流群:160701478】,咨询电话:027-87870401

  在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中,主旨概括题可以说是其它题型的基础,而大多数主旨概括题中均有主旨句,无主旨句的情况即我们常说的并列关系,则要求学生自己对文段进行全面概括,本文给大家介绍两种概括归纳的方法,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解题。此外,并列关系在逻辑填空、词句理解等题型中也有应用,我们一起来体会!

  引导并列的形式有:

  ①关联词

  替换格式:是……是……   有的……有的……

  也……也……    一边……一边……

  特殊格式:又、同时、以及、此外、另外、与此同时

  ②标点符号: ;,、

  概括并列关系常用的方法有两种:

  ①归纳共性

  例:操场上,有的同学跳绳,有的同学踢毽子,有的同学踢足球。

  三个事例并列,跳绳、踢毽子、踢足球均属于运动,故可归纳共性:

  同学们在操场上做运动。

  ②并列相加例

  例:小康是湖北人,小康很能吃。

  湖北人和很难吃之间没有共性,此时直接相加即可:

  小康是一个人能吃的湖北人。

  下面我们通过真题来感受一下该知识点的应用。

  【例1】阁下的口才纵使可斡旋于元老院的众位元老之中,为生存计,眼下却只能屈尊当一名化妆品推销员;出众的将才也只能在棋盘上略略施展,或更糟,将漂流长江、壮行西域的雄心转化为麻将桌上的一碰一杠之中;大量的卡夫卡们龟缩在办公室里,成为丧失飞行能力的穴鸟;一张杂七杂八的晚报遮蔽了城市的黄昏,若干个电视频道抚慰着人心的不平;层出不穷的电脑软件帮助精力充沛的少男少女宣泄过剩的欲望,而浩渺无边的互联网络甚至已使人丧失承认“生有涯而学无涯”的勇气。

  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

  A.很多的人的才华被无情的现实埋没了

  B.现代人由于诱惑过多,所以难以成才

  C.我们生活中隐藏着很多有潜力的人

  D.当今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容易沦于平庸

  【答案】D

  【小康解析】主旨概括题。分号表示并列,文段为五个事例的并列。前三个可以归纳共性为:有才华的人被埋没了,后两个归纳共性为:一般的人在现实生活中迷失。将前后并列相加得到D:人们容易沦为平庸。其中A只能概括前三个事例;B只能对应后两个事例;C选项没有提到。故答案D.

  【例2】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在当前的世界经济危机中,我们已有的外贸主导型经济模式可持续性越来越小。农业是经济危机的避风港,只有通过强农惠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市场竞争力,来全面提高农民的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和广阔的农村市场需求的大升级,才能全面扩大内需,推进我国外向型经济向内向型经济的顺利转型。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当前我国扩大内需最有效的途径应是大力发展农业

  B.世界经济危机可以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一个契机

  C.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D.强农惠农政策是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答案】D

  【小康解析】主旨概括题,文段为分-总结构,文段1、2句为背景铺垫,第3句为背景之下的对策句,是文段的重点,由“只有…才…”引导的条件句提出对策,对该句进行概括提炼,即:只有通过强农惠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市场竞争力,才能推进我国外向型经济向内向型经济的顺利转型。此处看似三个条件并列,但仔细分析会发现强农惠农政策包含面更广,且是后两个对策实施的基础,故这里作者想要强调的对策就是强农惠农政策,故答案选择D.A中“最有效”无从谈起;B没有提到农业这一关键信息; C中“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为文段前面背景铺垫内容,不是作者提对策想要达到的目的,而真实目的为条件句“才”之后的内容,即:推进我国外向型经济向内向型经济的顺利转型。C其实为围绕背景的选项,排除。

  【例3】荀子认为,人的知识、智慧、品德等,都是由后天学习、积累而来的。他专门写了《劝学》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性,肯定人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倡导______、日积月累、不断求知的学习精神。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孜孜不倦

  B.坚忍不拔

  C.按部就班

  D.一丝不苟

  【答案】A

  【小康解析】顿号表示并列,填入的词语要与“日积月累”、“不断求知”意思相近,同时要修饰“学习精神”,由此可知作者强调的是不停地勤奋地学习,而“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故答案为A选项。B “坚忍不拔”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坚定,毫不动摇,不用于强调勤奋的学习态度;C“按部就班”多指做事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与题意无关;D“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与题干中强调的不断学习不符。

  【例4】有人说,凡是知识都是科学的,凡是科学都是无颜色的,并且在追求知识时,应当保持没有颜色的态度,假使这种说法不随意扩大,我也认同。但我们要知道,只要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便必然有颜色。对无颜色的知识的追求,必定潜伏着一种有颜色的力量,在后面或底层加以推动。这一推动力量不仅决定一个人追求知识的方向与成果,也决定一个人对知识是否真诚。

  这段文字中“有颜色的力量”指的是( )。

  A.道德水准

  B.兴趣爱好

  C.价值取向

  D.研究态度

  【答案】C

  【小康解析】词句理解。定位到原文,倒数第二句,“潜伏着一种有颜色的力量,在后面或底层加以推动”,最后一句中“这一推动力量”即指代前面“有颜色的力量”,从最后一句可以看出这种力量可以决定“一个人追求知识的方向与成果”,同时还能决定“一个人对知识是否真诚”.即“有颜色的力量需要”满足两个条件,这两条件为并列关系,对比选项。A只能决定后者;BD只能决定前者;只有C既能决定个人追求知识的方向与成果,也决定一个人对知识是否真诚。故答案C.

  小结:

  1、牢记表示并列的形式:关联词+标点符号;

  2、掌握概括并列关系的两种方法:归纳共性、并列相加;

  3、注意并列之中有重点的情况;

  4、注意并列关系在逻辑填空、词句理解中的应用。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推荐:

成绩查询】 【晒分查分差】 【资讯汇总

图书教材】 【面试课程】 【在线咨询

    (编辑:湖北人事考试网)

    2024国家公务员公告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