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湖北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技巧 > 申论 >

2018国考申论备考: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2017-11-08 09:08 公务员考试网 https://hb.huatu.com/国家公务员考试群 文章来源:湖北华图

点击订阅
湖北华图
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考试,教师招聘信息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提供以下国考申论信息:2018国考申论备考: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更多关于国考,申论,精神文化,国家公务员申论的内容,请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湖北人事考试网咨询电话:027-87870401国家公务员考试交流群,点击国家公务员考试交流群

面试礼包hbicon2024国考面试礼包

面试课程hbicon2024国考面试课程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将于2017年12月10日举行,考生提前做好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湖北人事考试网【微信号:huatu027】特将2018国考公务员申论备考: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发布如下,供考生参考。欢迎考生加入QQ群【2018国考刷题群:584211943】。咨询电话:027-87870401

  相关推荐国考公告报名入口职位表报考指南 ♦ 国考日程  ♦ 国考湖北报名人数

  课程推荐高频考点国考密卷国考课程 ♦ 大纲解析会

  时政热点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做到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之后,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人民群众在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等等之外,也期盼有“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抓住重点带动面上工作,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也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一贯倡导和坚持的方法。构建“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工作重点之一。“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概括了我国文化发展的新时代特征,指明了文化工作者的奋斗目标和方向。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必要性
  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价值取向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运动过程,这个过程不仅表现为社会物质财富的不断增长,而且表现为人的精神境界的不断提高。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与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相适应的是人民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他们所设想的未来社会,在所有制关系和精神观念上实现了与过去“最彻底的决裂”。这不仅意味着新的制度和新的生产方式的确立,而且标志着新精神和新文化的产生,“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
  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党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十分注重思想文化建设,强调“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号召全党始终保持高昂的革命热情和革命精神,相继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任务,强调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大力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如何创建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构建“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奋斗历程的基本经验之一,就是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紧紧地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地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和灵魂,站在新发展阶段上的文化工作,也必须围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展开。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两年之后的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再次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服务人民,用积极的文艺歌颂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优秀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源于人民,一切优秀文艺创作都为了人民,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立志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构建“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必须牢牢把握住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构建“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必须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十分宝贵、不可多得的资源。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传统,积累了漫长历史演进中的智慧和知识,是我们独有的优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中拓展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需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3年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的讲话中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对文化工作者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还必须向挖掘和阐发提升。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底蕴,赋予我们无比强大的前进动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充沛的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挖掘、阐发,有助于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秉持这种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文化自信,文化发展才能实现“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用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构建“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必须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基石,并不意味着对世界其他文明的疏离和漠视。现今的网络数字技术突破了世界上许多传统的区隔,“地球村”的比喻似乎已经变成了现实,在新的时代语境中闭关自守,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历史经验已经提醒我们,开放的心态和“拿来主义”的方法才是更快的进步途径,文化问题尤其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哲学社会科学要立足本国实际,又要开门搞研究,对国外的理论、概念、话语、方法,要有分析、有鉴别,适用的就拿来用,吸收借鉴对人类创造的有益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工作必须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文艺发展同样是也应当是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我出访所到之处,最陶醉的是各国各民族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他强调,我们社会主义文艺要繁荣发展起来,必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只有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我国文艺才能更好发展繁荣起来。而事实上,我国文艺和世界文艺的交流互鉴自现代以来就始终在进行着:许多今天已经习以为常的文艺形式如白话文、芭蕾舞、管弦乐、油画、电影、话剧、现代小说、现代诗歌等,实际上都不是一成未变的传统遗留,而是借鉴国外又进行民族创造的文化结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才能构建“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新的历史起点上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构建“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必须坚持以创新创造引领文化发展。
  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一定是对前贤正确思想的吸收,和对错误或过时思想的纠正与超越。思想扬弃的过程,也是创新发展的过程。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文化得到了很大发展,文艺创作方面,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也必须看到,当代的文化生产也存在着文艺作品“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文化创作方面的模仿抄袭、低端重复、机械生产、简单消费等问题的确存在。文化创作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勇气,明显制约了文化健康发展,无法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对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的重要意义,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艺工作也要勇于创新创造,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创新是文艺的生命。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全过程,大胆探索,锐意进取,在提高原创力上下功夫,在拓展题材、内容、形式、手法上下功夫,推动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相辉映,让作品更加精彩纷呈、引人入胜。要把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作为追求,让目光再广大一些、再深远一些,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同时直面当下中国人民的生存现实,创造出丰富多样的中国故事、中国形象、中国旋律,为世界贡献特殊的声响和色彩、展现特殊的诗情和意境。习近平总书记对以创新创造引领文化发展的论述,为我国当下的文艺创作与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是构建“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大文化工作者应当牢记文化工作的责任,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努力构建“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推荐:

成绩查询】 【晒分查分差】 【资讯汇总

图书教材】 【面试课程】 【在线咨询

    (编辑:admin)

    2024国家公务员公告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