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湖北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技巧 >

杀人不见血,横尸一片野言语备考

2018-10-29 11:36 公务员考试网 https://hb.huatu.com/国家公务员考试群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订阅
湖北华图
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考试,教师招聘信息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提供以下国考备考技巧信息:杀人不见血,横尸一片野言语备考,更多关于杀人不见血,横尸一片野言语备考,国家公务员备考技巧的内容,请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湖北人事考试网咨询电话:027-87870401国家公务员考试交流群,点击国家公务员考试交流群

面试礼包hbicon2024国考面试礼包

面试课程hbicon2024国考面试课程

    杀人不见血,横尸一片野言语备考文章已发布,国考报名时间截止到10月31号。笔试将于12月2号开始。湖北人事考试网http://hb.huatu.com/)将及时更新国家公务员、湖北公务员、湖北事业单位等招考资讯。考生敬请关注【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⑨:364241070】,咨询电话:027-87870401

  课程推荐2019国考笔试课程 enlightened 疯狂70晚

  相关阅读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资讯专题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_湖北地区

  国考公告已出,大战在即,省考的步子也随之开始迈动。战鼓一响,相信大家的备考都已经进入紧张的状态,坚决拿下基础题,然后再尽全力,个个击破,坚决不放过一道易错题。关于行测各科目备考,想必大家都有话想说,有槽想吐。今天我们就带着大家聊聊言语备考,分享一些极其重要的备考关键点。言语作为“兵家必争之地”,很多同学都高度重视,书籍、网课、地面学习,刷题,总结,知识点全覆盖,技巧一个也不能少。但是我们往往会发现,很多同学在系统学习之后仍然存在“杀人不见血,横尸一片野”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言语知识体系庞大,实际运用与时俱进,灵活多变。另一方面,备考过程中可能忽略了一些极其重要的关键点。

  【言语备考关键点一】:技巧的叠加

  【例】历史的遗产一旦被看作鲜活的对象并与自己的人生体验相结合,就成了活生生的东西,也就不会有尸臭了。比如一些学者专家教授的文章,之所以那么僵硬呆板枯燥无趣,味同嚼蜡不堪细读,并不完全是一个文字表述能力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没有把自己的研究对象看作活物,他们在研究木乃伊的同时把自己也变成了木乃伊。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是( )。

  A.历史的遗产与人生体验的关系

  B.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关系

  C.研究者的文字表述问题

  D.一些历史研究文章呆板无趣的原因

  【技巧叠加说明】:这道题的主要考点是举例论证和代词指代两个考点叠加在一起了,而实际上很多同学在理解文段时只看到了举例论证,而忽略了代词的重要指代作用。全文共三句,第一句是作者的观点,第二句举例论证,第三句中通过“他们”一词的指代作用,我们可知“他们”指的是

  第二句中的“学者专家教授”,故第二句和第三句都是关于例子的表述,故第一句是全文的重点句,而第一句中只提到了“历史的遗产和人生体验”,故答案可以毫无干扰直接选A。但实际上,很多同学在做这道题的时候只能排除第二句的内容,在第一句和第三句中纠结,感觉第三句中的“归根结底”很像一个结论性表述,所以这道题往往是不仅在纠结中浪费了时间,而且最后落笔选答案还是错了,赔了夫人又折兵。殊不知,知识点的叠加和变形是很常见的难度体现方式,在数量关系、逻辑判断和资料分析中都很常见。

  【言语备考关键点二】:技巧的变形

  【例】经常有人说,“顶花带刺”黄瓜要少吃,儿童吃了会引起性早熟。事实上,黄瓜的花基本是雌雄同株异花,可以不经过授粉、受精,结出“顶花带刺”的黄瓜。冬春季节的“顶花带刺”黄瓜,除黄瓜自身特性外,有的是使用氯吡脲造成的。氯吡脲是国家允许在黄瓜上使用的植物性激素。冬春季黄瓜植株生长缓慢,雌花数量多,座果率低,因此,常常在开花当天用浓度约为50毫克/升的氯吡脲药液涂抹花柄,以增加产量。氯吡脲与动物激素在性质、作用机理等方面完全不同,它对包括人在内的动物是不产生作用的。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吃“顶花带刺”黄瓜不会引起性早熟

  B.“顶花带刺”黄瓜从生物机理上看是安全的

  C.黄瓜“顶花带刺”存在两类不同的情况

  D.氯吡脲是国家允许在黄瓜上使用的植物性激素

  【技巧变形说明】:本题的主要考点是援引观点,一般情况援引观点是把别人的观点和作者自己的观点进行正向或反向的明显对比,从而来进一步正面加强或反面衬托作者的观点的正确性,重点在于作者的观点。此题的变形之处在于作者的观点和“有人说”的观点正好相反,“有人说”“会引起儿童性早熟”,作者认为“不会引起儿童性早熟”,如果把作者观点在“有人说”的观点之后紧接着写出来,会造成大量的文字重复,所以作者在行文时为避免大量的重复,通过转折关联词“事实上”否定了“有人说”的观点,将自己的观点省略后,直接加上了大量篇幅的专业说明来论证观点。然而,不论怎么变形,作者的观点都是原文的重点,所以这道题不能在原文中找到重点,只能从别人的观点反推出来,很多人没能注意这个变形,故这道题很多不仅浪费了大量时间试图读懂题目,最后还错过了重点,误选了答案。

  【言语备考关键点三】:技巧的认知过于简单粗暴

  【例】人类的选举制度出了问题,其间充斥了太多的金钱和毫无意义的争辩。或许我们应将目光转向大自然,从中找寻选举的内涵,纠正或改善我们的制度。昆虫学家汤姆·西利建议我们应向蜜蜂学习。西利的研究表明,蜂巢是一个真正的民主社会。当蜜蜂需要找个新家时,地点的选择是由许多蜜蜂投票的,比如根据这一地点的大小、湿度和周围鲜花多少等“质量”参数。每只蜜蜂都用舞蹈投票,当跳某种舞蹈的蜜蜂数目足够多时,大多数的意见也就倾向于该舞蹈所代表的地点。蜜蜂不仅投票决定“迁都”,在候选蜂后的决斗中,工蜂也会以某种方式干预“选举”的走向,选择对整个蜂巢的发展最有好处的那位当女王。

  下列哪项最适合做这段文字的标题( )。

  A.聪明的蜜蜂 B.选举的内涵

  C.蜜蜂的民主 D.人类的榜样

  【技巧深入解读】:这道题的主要致错点是举例论证,很多同学一提到举例论证就想说“So easy!”,如果再说到举例子是种属关系,例子应属于例子之前的大概念中的一种,如果需要,还可以罗列出一系列类似的东西,很多同学则会不屑一顾,“这么简单还用细说吗”。但这道错误率高的题,它的问题恰恰就出在这个太过简单的道理上。文段第二句作者提出了观点“或许我们应将目光转向大自然”,紧接着第三句“建议我们应向蜜蜂学习”,很多同学说这里的“蜜蜂”不就是个例子吗,所以很快就把正确答案给排除了。但实际上,如果“蜜蜂”真的是例子,那试问我们还可以罗列出其他类似的东西吗?实际是罗列不出的,那就证明“蜜蜂”不是一个关于例子的非重点表述,而是作者的观点即重点所在。这道题其实是作者的建议并未一步就表达完成,而是通过两次建议进行完成的,第三句是第二句中所提到的第一个建议的具体细化,即“向大自然中的蜜蜂学习”。故本文是围绕蜜蜂这个主体来写的,因为蜜蜂是民主选举的,所以作者建议我们的选举不妨向蜜蜂学习一下民主制。

  以上关于技巧的深入认识、叠加和变形都是常见的出题规律,而且常见于较难的题目之中,最重要的是行测其他科目如逻辑判断、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中均有涉及,所以我们在备考时不应该“小看”或“忽视”技巧的全面、系统化学习,更要注重对技巧的深入了解。说到这,我不禁想起小时候的疑惑,为什么小说的里老和尚都会对小和尚们要求那么严格,大量的挑水劈柴扎马步,非此不能进一步学习其他功法?一次挑水劈材扎马步很简单,用心和细心就可以快速做好,但如果是要求每一次都能做好呢?其实简单的背后其实都不简单,其中蕴含了太多极其重要的关键点,只有前期量的积累方能真正get到,也只有对这些关键点坚持长期的量变训练,最后才能有稳定的质的飞跃。希望大家都能在备考中高度重视好以上几个命题特点,机会最终往往会偏向于有头脑有准备的人!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推荐:

成绩查询】 【晒分查分差】 【资讯汇总

图书教材】 【面试课程】 【在线咨询

    (编辑:陈老师)

    2024国家公务员公告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