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湖北 > 湖北公务员考试 > 备考技巧 > 行测 >

2018湖北省公务员考试备考:找矛盾,用方法--六字搞定原因解释题

2018-01-04 13:51 湖北公务员考试网 https://hb.huatu.com/湖北公务员考试群 文章来源:湖北华图

点击订阅
湖北华图
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考试,教师招聘信息

湖北公务员考试网提供2018湖北省公务员考试备考:找矛盾,用方法--六字搞定原因解释题。更多关于湖北,省考,备考,湖北公务员行测的内容,请关注湖北公务员考试频道/湖北人事考试网咨询电话:027-87870401湖北公务员考试交流群:点击湖北公务员考试群

省考教材:hbicon2024公考畅学书课班
笔试课程:hbicon2024湖北省考笔试课程

  2018年湖北公务员考试公告将于3月发布,4月笔试。考生应提前进入2018年湖北省考笔试备考状态。湖北华图特将2018湖北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找矛盾,用方法--六字搞定原因解释题发布如下,供考生参考。湖北人事考试网(http://hb.huatu.com/)将及时更新国家公务员、湖北公务员、湖北事业单位等招考资讯。考生敬请关注【 2018湖北公务员考试5群:175785780 】,咨询电话:027-87870401

  原因解释,是判断推理模块逻辑判断当中的一个考点,题干一般没有明显的可识别的特征,多是在描述一种表面上看起来比较矛盾的现象,设问通常是“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解释上述现象”,或者“以下哪项不可能是该现象的原因”,既有选是、也有选非的。由于题干所给的现象往往具有迷惑性,而选项又通常是或然性的,即可能存在着几个选项都可以在某一方面对题干所给的现象进行解释的情况,所以这类题通常做起来比较纠结。但是,如果掌握了其中的解题技巧,则可迎刃而解,在这里,小编给大家总结了一个解题思路:找矛盾,用方法。

  一、找矛盾。
  原因解释就是解释为什么会出现矛盾的现象。这里的矛盾,与我们真假推理当中的矛盾不一样:真假推理中的矛盾指的是非此即彼、非真即假,而原因解释里找的是应该出现某个现象P却并没有如期出现,实际上反而出现的是另外一种替代P而出现的Q这种现象的矛盾。
  举个例子,房价近年来一路攀升,国家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调控楼市,在如此大的调控力度下,房价理应停止飙升或者降低,但是实际上却没有降、反而涨了,令人匪夷所思。那么这个例子当中的矛盾就是:房价应该降却没有降反而涨了,“房价应该降”就是P,“没有降反而涨了”就是Q。又如,有一个矮个子,住在第20层楼,每次坐电梯时,里面有人就坐到20层,没人就坐到10层,这里的矛盾就是:应该坐到20层却坐到10层,“应该坐到20层”就是P,“坐到10层”就是Q。
  二、用方法。
  我们找到题干当中的矛盾之后,就可以用方法来比对选项选出正确答案了。一般来说,原因解释类题型的选项一般可以划分为以下四种:(1)…P…Q;(2)…Q;(3)…P;(4)原因无关项。怎么来理解这些选项类型划分呢,还是与题干中的矛盾结合起来看:
  (1)…P…Q。一般这种选项,既解释了为什么P没有出现,也同时解释了Q为什么会出现,是对题干当中的矛盾比较全面的一种解释,应该出现而没有出现,同时解释Q现象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即另有他因导致P没有出现,与论证思维类似。因此,这种选项是最好的原因解释,力度最强,一旦出现,如果设问是“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解释上述现象”选是题时,可以优选。
  (2)…Q。这种选项,重点在于解释为什么会出现实际上的这种现象,也能比较好的阐释矛盾出现的原因,解释力度仅次于(1)。
  (3)…P。这种选项,仅仅在解释为什么没有出现预期的现象,但是对于实际上出现的现象没有给出解释,因此,力度是比较弱的。
  (4)原因无关项。一旦题目中出现与题干完全无关的选项,例如话题不一致的,那么这种选项是没有任何解释的力度的,如果设问是“最能解释”的选是题,则可以直接排除该项,如果设问是“不可能是该现象的原因”的选非题,则可以与其他选项斟酌比较力度后慎选。
  例,小明约了貌美如花的小丽晚上7点在法国餐厅见面,结果小明按时赴约,女孩没有出现,来的却是她的妈妈雪姨。这个时候小明就迷惑不解了,为什么呢?于是,雪姨说了以下几句话:
  A:小丽临时加班,来不了,我是替她来的。
  B:我替小丽来的。
  C:小丽临时加班,来不了。
  D:你谁谁啊,你管得着吗?
  在以上这个小明和雪姨的例子中,P即小丽应该出现,Q即雪姨出现了,矛盾即P没出现Q却发生了。A项解释了小丽没出现而雪姨出现了的矛盾关系,是最好的解释。B项解释了为什么雪姨出现,但是没有解释小丽的情况,不够全面。C项仅仅解释了小丽的情况,比较片面且没有解释实际上雪姨出现的原因。D项属于原因无关项,没有解释力度。
  三、真题演练。
  那么,在实际的考试当中,该怎么运用这种思维呢?我们一起来做两道题。
  【例1】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某地区饱受酸雨困扰,为改善这一状况,该地区1-6月累计减排11.8万吨二氧化硫,同比下降9.1%。根据监测,虽然本地区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降低,但是酸雨的频率却上升了7.1%。
  以下最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A. 该地区空气中的部分二氧化硫是从周围地区飘移过来的B. 虽然二氧化硫的排放得到控制,但其效果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显现C. 机动车的大量增加加剧了氮氧化物的排放,而氮氧化物也是造成酸雨的重要原因D. 尽管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减少了,但二氧化硫在污染物中所占的比重没有变【解析】C。考点为原因解释。题干中反映出来的矛盾是:本地区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降低了,理应出现酸雨频率下降--P,但是实际上酸雨的频率上升了--Q。A选项中介绍二氧化硫的来源,属于原因无关选项,不能解释为何酸雨的频率上升;B选项中说效果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可以解释为什么没有下降P,但是不能解释酸雨的频率上升Q;C选项中说明氮氧化物也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说明了有其他的原因导致酸雨频率上升,可以解释题干中的矛盾P--Q;D选项中说二氧化硫在污染物中的比重不变,但是比重并不代表绝对排放量,不能解释题干中的矛盾现象。因此,本题答案选C。
  【例2】一项对某市大学生运动会的调查结果似乎存在着矛盾,当参加百米决赛的运动员被问及在此次运动会上的名次时,有60%的回答者说他们的成绩位居此次比赛的前20%。
  如果所有参与调查的运动员说的都是真话,那么下列哪项能对上述现象给出更合理的解释?(    )A. 并不是所有未回答者的名次都在百米决赛的前20%以外B. 其余40%的回答者百米决赛的成绩都在前20%之外C. 参加百米决赛的运动员有80%的人成绩不理想D. 百米决赛成绩较差的运动员没有参加调查
  【解析】D。本题属于原因解释类,需要对题干中的矛盾现象进行解释,题干的矛盾是:60%的回答者排名情况理应占据总体的60%排名--P,然而实际上回答者却说占据总体的20%--Q。A项中未回答者属于样本之外的情况,对我们的矛盾现象无任何影响,属于原因无关项,没有解释力度;B项是对我们论据的重复,有60%的回答者说他们的成绩位居此次比赛的前20%,那就必然意味着其余40%的回答者百米决赛的成绩都在前20%之外,属于原因无关项,并不能解释矛盾;C项有80%的人成绩不理想,与题干相矛盾,不能解释;D项说明成绩差的运动员没有参与调查,说明调查样本的范围并不是全部百米决赛运动员,而是其中的某一部分,在这属于成绩较好的被调查者群体中,因此都有很好的成绩,举例子,如果参加百米运动赛的人总共有100人,然后其中成绩较好的20人参加了调查,这20人里有60%的人,即12人回答说占据了前20%,那么在总数100人当中,占据前20%的人数应为20%*100=20人,12人<20人,可以对题干矛盾P--Q进行合理解释。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总之,原因解释类题型,我们解题妙招就六个字:找矛盾,用方法。力度的比较上,p--Q > Q > P > 原因无关项。最后,祝大家成功上岸!

湖北公务员考试网推荐:

职位查询】 【系统提分班】 【资讯汇总

笔试课程】 【公考书课班】 【图书网课

    (编辑:admin)

    2024湖北省考面试备考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