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公务员考试

2018年省考《申论》模拟试卷解析(一)

2018-04-13 09:06 湖北公务员考试网 https://hb.huatu.com/湖北公务员考试群 文章来源:湖北华图

点击订阅
湖北华图
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考试,教师招聘信息

湖北省公务员考试网提供2018年省考《申论》模拟试卷解析(一)。更多关于2018湖北省考备考,试卷解析,湖北公务员笔试模拟的内容,请关注湖北公务员考试频道/湖北人事考试网咨询电话:027-87870401。湖北公务员考试交流群:点击湖北公务员考试群

面试礼包:hbicon2024湖北省考面试礼包
面试课程:hbicon2024湖北省考面试课程

  2018年省考《申论》模拟试卷解析(一)

  第一题:请根据“给定资料1”,概括我国网络舆情信息工作面临的挑战。(15分)

  要求:准确全面,语言简洁,不超过100字。

  一、试题分析

  本题要求根据“给定材料1”,所以只需要在“给定材料1”内寻找答案要点。答题的核心为概括我国网络舆情信息工作面临的挑战。挑战指需要应付、处理的局面或难题。具体到本题,即概括我国网络舆情信息工作需要应付、处理的局面或难题。“准确”是指紧扣题目内容,精准反映材料内涵,语言表述规范,就本题而言,强调的是答案要点一定要是存在的挑战,不能是存在挑战的表现或者影响等其他内容;“全面”是强调答案要涵盖材料所包含的所有要点,不能有遗漏。语言简洁,指在提炼要点的过程中,不能有具体事例和描述性的语言,留下总结性的话语即可。

  二、材料分析

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根据形势发展需要,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新时期,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国博弈新的战略制高点,网上舆论斗争错综复杂,高度活跃的网络舆情反映人们的所思所想和呼声意愿,左右人们的思想情绪和精神状态,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有序运转,能否妥善应对已经成为关系执政治国的“最大变量”,做好网络舆情信息工作关乎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我国现行的网络舆情信息工作体系在机构、队伍、制度、理论和技术层面都取得了系列成果,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我国舆情信息工作网络已经形成网格状的覆盖面,在搜集一般社会动态信息方面也有相当的基础,但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体制内强体制外弱”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整体效益提高和功能发挥。舆情信息工作主要依赖于具有行政约束力的纵向网络结构,而党政信息部门、舆情监测部门、职能部门网络宣传处、传统媒体、网络媒体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还不够顺畅。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提出突发事件处置“黄金四小时”原则,强调政府要第一时间发声,政府要第一时间处理问题,做突发事件的“第一定义者”。然而,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个人移动终端信息与网络信息的汇集与流通,微博、微信的信息传播峰值会愈加提前,网络舆情工作必然涉及当事部门与主管部门的协调联动,网络舆情监测单位没有处置权,需要层层上报,在当前行政主导的纵向机制下,网络舆情处置必然滞后。此外,各舆情系统独立运作,为本部门及直接上级机构或领导服务,缺乏横向与协作运行统筹机制,舆情信息共享不够,没有形成合力。【批注1】从国家宏观层面来讲,这也带来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的重复性建设、舆情呈报内容的同质化现象和人力物力资源配置的浪费。
目前,在“自上而下”的发展路线下,中央和省级舆情信息工作机构大多已建立并有效运转,然而,涉及市县的基层舆情机构基本未成立。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管理色彩浓引导色彩淡,收集网络舆情主要就是为了简单删除本单位的负面信息;有些职能部门分析研判能力不足,偏重舆情上报数量,忽视质量,上级部门往往获得大量原始“数据”信息,而缺乏有价值的“二次提炼”信息;有些职能部门工作视野较为狭窄,对于网络舆情的信息预警和信息评估功能认识不足,导致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的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批注2】
近年来,从一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新闻媒体公开发布的舆情分析报告看,存在调查研究不全面、不科学,发布舆情分析报告随意、忽视导向等问题。一些网络舆情研究机构的分析研判能力和技术手段不足,却每年都发布全国性舆情分析报告,报告中的统计数据、抽样调查既不全面也不科学,不时出现有失偏颇的分析结论,容易误导舆论,引发社会思想混乱。【批注3】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在研究内容上,一人一时一事的应急性、个案化的研究比较多,长远性、战略性的舆情研究规划不够。②在研究方法上,定性的、理论推导式的研究比较多,具有说服力的定量研究和实证研究开展得不够,研究结论的信度和效度具有局限性。
全国目前共有93家企业100余款网络舆情系统通过“双软”认证,但所有的软件系统基本功能包括信息获取、舆情分类展示、热点事件发现、舆情简报、传播路径分析等,后台对应的支撑技术主要是网络爬虫、元数据抽取、文本分类、文本聚类、自动摘要、文本相似度计算、倾向性分析等,对于个性化舆情信息需求与服务还难以做到“因人因事而异”。【批注4】
我国网络舆情监测和研究机构从2008年开始大量涌现,不少机构对外提供有偿服务,使得这一市场变得鱼龙混杂。一些商业公司和个人博主、版主为吸引眼球,甚至发表敏感问题的网络调查。一些商业公司还自行发起建立“网络舆情研究中心”“中国舆情联盟”等所谓组织,随意开办中国民意调查等舆情网站,专门收集负面舆情,涉嫌网络造谣传谣。【批注5】对此,2010年下半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会同相关网站开启了微博辟谣工作,针对微博中恶意、有害的不实信息及时进行查证和辟谣,微博平台可以将之标注为“谣言”。2013年以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等多个部门共同采取措施整治网络谣言,规范网络秩序,净化网络环境,取得了显著效果。一批利用互联网制造和故意传播谣言以谋取个人私利、非法攫取经济利益的人员,如秦志晖(“秦火火”)、杨秀宇(“立二拆四”)等,受到查处。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和执法力度,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依法惩治不法分子,切实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秩序,有利于保护正当的言论自由,有利于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满足,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批注1】“而”在此处表转折,说明不同部门的协调机制不顺畅。“然而”表转折,转折之后有要点。网络舆情当事部门的检测要层层上报,使得与主管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不畅。“此外”表并列,前面是重点后面也是。各舆情系统横向与协作机制缺乏统筹,也是协调不力。从以上几点可以概括出挑战:网络舆情信息工作协调联动机制不够顺畅。
 
 
【批注2】中央和省级的舆情机构已有效运转,然而基层的舆情机构基本未建立,地方政府的舆情信息工作在理念和实践上存在问题。可以看出中央和省级的舆情工作相对不错,而基层的舆情工作做得不好,出现了不平衡的问题,由此概括出挑战:市县的基层舆情机构基本未成立。
 
 
 
 
【批注3】高校等的报告存在不全面不科学等问题,网络舆情机构的能力和技术手段不足,报告的数据也有问题,直接概括出挑战:网络舆情信息分析报告不够准确。
 
 
 
【批注4】所有分析软件的系统基本功能一样,则其分析出来的内容应该是大同小异的,无法满足个性化需求,由此可判断出“同质化”特征,此处的挑战即为:网络舆情分析系统功能同质化/无法满足个性化需求。
 
 
【批注5】市场上的公司和机构等为了利益随意地发表敏感的网络调查,专门收集负面舆情,甚至造谣等,使得舆情市场鱼龙混杂,乌烟瘴气,由此可判断出舆情市场“不规范”。挑战即为网络舆情市场不规范。

  三、参考答案

  1.网络舆情信息工作协调不够顺畅。

  2.市县的基层舆情机构基本未成立。

  3.网络舆情信息分析报告不够准确。

  4.网络舆情分析系统功能同质化/无法满足个性化需求。

  5.网络舆情市场不够规范。

  四、评分标准

  1.网络舆情信息工作协调不够顺畅。(3分)

  2.市县的基层舆情机构基本未成立。(3分)

  3.网络舆情信息分析报告不够准确。(3分)

  4.网络舆情分析系统功能同质化/无法满足个性化需求。(3分)

  5.网络舆情市场不够规范。(3分)

  第二题:请根据“给定资料2”,分析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区别于普通舆情的特征。(20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00字。

  一、试题分析

  本题的作答任务是分析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区别于普通舆情的特征。申论中的特点、特征是指事物所具有的独特之处。就本题而言,需要根据材料,找到相关信息,分析出高校学生网络舆情有哪些独特之处。本题要求根据“给定材料2”,所以只需要在“给定材料2”内寻找答案要点。“准确”是指紧扣题目内容,精准反映材料内涵,语言表述规范。“简明”是指在陈述或者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事实的过程中,在准确表达语意的基础上尽可能少地使用字或词句。

  二、材料分析

2.高校学生“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一部分。由于互联网的一些传播特性,使得网络舆情在表达和传播的过程中呈现出一些区别于现实舆情的特点。高校学生是网络参与热情高涨、思想活跃的群体,其表现出的网络舆情是公众网络舆情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传播技术的发展史中,一般地说,每出现一种新的媒体,都会扩大人们传播新闻和发表言论的自由度。学生之间可以通过邮件传递信息,可以通过即时通讯工具沟通和交流感情,同样也可以在微博、微信上发表言论。例如,美国著名的麦特·德拉吉现象,他首次在网上公布的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丑闻案就是被时代周刊等大报拒之门外的。其实,网络也隐蔽着细腻的政治和经济的控制。网络并不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样,可以不受任何纪律、条例、制度的约束,不用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而担负责任。网络也是身在社会之中,它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没有管理者的绝对自由空间,网络也要遵循“游戏规则”。【批注1】尤其是对于各种有害的网络噪音而言,这种控制就显得更加重要。
与传统媒体单向的信息传播通道相比,网络是一种双向的交互式的信息传播通道。保罗·沙夫均等学者由此认为,“同其他人发生联系”是网络传播方式的本质特征。高校网络舆情的这种特性主要体现在高校学生网民与政府、与网络媒体以及与其他网民之间的你来我往上另外,时间因素也是影响舆情价值的重要因索。一些大型门户网站更加突出了反映重大事件的原创性言论在时间传播上的重要性。通过网络媒体迅捷的报道,高校学生网民在获知新闻事件的第一时间内就可以在网上发表言论。【批注2】
网络舆情信息所涉及的社会问题和事件包罗万象,舆情表达和传播途径也是多样的,对于高校学生来说也是这样的。“民众同时对共同的社会问题发表意见,出现了分布于社会各处的意识传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诉说呈现出辐射形态。”高校学生网民对一个问题持有的看法和态度通常是不同的,彼此的利益、需求和价值观等也各不相同。此外,网络舆情表达中所体现的意识形态也是不一的。【批注3】互联网打破了地域阻隔,使得西方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文化思想的渗透无处不在,体现不同意识形态的网络言论随处可见,这对网络舆情信息的管理和引导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加里·马克思曾提出过现实社会中个人身份识别的七大要素:合法姓名、有效地址、可追踪的假名、不可追踪的假名、行为方式、社会属性(比如性别、年龄、信仰、职业等)以及身份识别物。在网络环境中,这七个方面都可以达到不同程度的隐匿。【批注4】
舆情是公众主体内在的心理话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公众的行为倾向,但它并不是行为本身。行为可以一目了然,而舆情只能从公众主体的言论、举止、表情等间接地推测和分析。但是较为复杂的是,人们的言行未必是真实心理活动反应。在现实生话中,人们往往因为某种顾虑而掩饰自己的真实情绪和态度,高校学生也是如此。也正是因为网络可以隐匿人们的真实身份,高校学生无需像在现实生活中那样顾及太多,可以畅所欲言。这样一来,现实中往往内隐在人们心中的舆情也就很容易地被表达出来。通过一个人在网络上发表的言论,能够较为清楚地推断出他的情绪和态度。【批注5】
目前我国正处在转型期,社会运行机制的转变、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利益群体的调整,都直接影响到每一个社会成员切身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生话节奏加快、下岗失业、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竞争加剧等社会问题使得一些人的心理结构失衡,紧张、焦虑、困惑、不满等社会情绪浮动,浮躁心理普遍。2008年4月7日,奥运火炬在巴黎传递时,残疾人火炬手金晶在传递过程中甚至遭到藏独分子的抢夺,干扰奥运圣火传递。有传闻指责家乐福最大股东路易威登—莫特轩尼诗集团涉嫌资助达赖。事件发生后,引起以留学生为主海内外华人的抗议活动;在国内如北京、上海、武汉、合肥等十多个大城市,数千名中国人,大都是青年学生,聚集在当地的家乐福门前,大喊“家乐福,滚出中国”。网络上高校学生们让家乐福“滚出中国”的叫喊声也铺天盖地,甚至出现了很多谩骂和带有侮辱性的言论。因此政府有关部门感到,过度抗议西方与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不符,官方媒体进行疏导降温。【批注6】
但是,学生对现实的种种不满往往缺乏适当的排解渠道,而网络为大学生网民宣泄情绪提供了最佳的渠道。网络使得“本我”得到更好的体现,各种情绪、态度和意见基本是以原生态形式得到展现。【批注7】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主体是大学生网民,舆情表达总是倾注了个人的情感、意志和认识等主观性的因索。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匿名状态下容易摆脱角色关系的束缚,容易体现出不一样的个性。在网络和新的传播技术的领域里,志同道合的团体会彼此进行沟通讨论,到最后他们的想法和原先一样,只是形式上变得更极端了。实践证明,大学生网民中的这种倾向更加突出。【批注8】
 
 
 
 
 
 
 
 
 
 
 
【批注1】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工具沟通交流,还可以在社交平台上自由发表见解,由此分析出特征:自由性。在网络上也是要受一定纪律约束的,不是完全处于失控的状态,分析出特征:规则性。
 
 
 
【批注2】高校学生和网民与政府、媒体发生联系体现在你来我往上,这是一种互动性。“另外”表并列,前面的内容是特征说明后面的内容也是特征。事件发生后高校学生网民可以第一时间在网上获取信息、发表言论,体现了及时性。
 
 
 
 
【批注3】舆情信息里涉及的问题和事件包罗万象,可以分析出其“丰富性”特征。高校网民对一个问题持有不同的态度看法,大家的意识形态也不一样,可以从中分析出“多元性”。
 
 
【批注4】个人身份识别的七大要素在网络实现不同程度的隐匿,可分析出“隐匿性”特征。
 
 
 
 
 
 
【批注5】高校学生在网络上可以隐匿真实身份,畅所欲言,所以他们内在的想法、性格就可以显现在公众面前。
 
 
 
 
 
 
 
 
 
 
 
 
【批注6】高喊“滚出中国”一方面体现了高校学生的爱国之心,但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叫骂声和侮辱性的言论则是非理性的。由此分析出“非理性”的特征。
【批注7】学生们现实生活中积聚的各种情绪通过网络渠道宣泄出去,使得高校学生网络舆情有了“情绪化”的特征。“情绪化”特征是“非理性”的一种,所以此点不是答案要点。
【批注8】大学生在网络上的言论是倾注了个人情感的,并且在摆脱了角色束缚后展现出了不一样的个性,此为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个性化。

  三、参考答案

  1.自由性与规则性。

  2.互动性/交互性。

  3、及时性。

  4.多元性/多样性。

  5.隐匿性。

  6、主观性。

  7、个性化。

  8.极端性/非理性。

  四、评分标准

  自由性和规则性4分,其余每点2分。

  表达分2分,视答案的准确、简明与否酌情给1—2分。

  第三题:请根据“给定资料3—4”,围绕“网络言论边界”这一主题,给相关部门领导写一份建议书。(25分)

  要求:思路清晰,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简明具体,400—500字。

  一、试题分析

  本题的作答任务是就“网络言论边界”给相关部门写一份建议书。建议书,是指个人或集体向有关单位或上级领导,就某项工作提出某些建议时使用的一种常用书面材料。建议书的论述必须言简意赅,无需过多的论证和分析。建议书的格式包括标题、称谓、落款单位、成文时间。所有内容必须围绕“网络言论边界”展开。就本题而言,可能要写出解决网络语言边界问题的理由及办法。

  二、材料分析

3微媒体主要指以微博和微信等社交软件为代表的媒体。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小巧便携,再加上微信、微博、QQ等微媒体易学有趣,微媒体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喜爱。如今,利用微媒体进行通信或非现金支付已成为常态,深入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在新媒体场域中,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载体表达思想和意愿,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在得到充分伸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不当网络言论,不仅侵犯了个人的权益,还侵犯了公共利益,网络言论边界问题凸显。【批注1】
新媒体场域中的网络言论具有全球属性,会在负面报道的影响下威胁到国家安全。越来越多的经验已经表明,国家安全除了要借助政治、军事力量进行维护,还需要通过促进民主和启发民智等使之得到提升。但是,如果民众(包括本国民众和外国民众)未能理性、正确地使用网络言论自由权利,就会阻碍民主进程,继而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批注2】需要注意的是,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网络信息的依赖越来越明显,这种依赖或者叫做“盲从”如果得不到遏制或者改善,就会在网络空间形成越来越大、越来越坏的舆论影响。
自新媒体出现之后,信息的传播方式与路径也因此而改变。一些个体或者社会组织,出于对利益的争取,借助超文本链接或者匿名通信的形式,让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当网络言论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处理时,法律也就难以准确找到言论的制造者,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因此而变得更加肆无忌惮,其言论不时对他人权利造成侵害。而在对这一现象进行追根溯源的过程中不难发现,由于我国对匿名制实施了法律“宽容”政策,一些人便借此释放了全部的网络言论权利,正是这种不审慎的态度让新媒体场域中的网络言论呈现出碎片性化、非理性的特点,一些激动言辞和行动势必会对某些人带来伤害。【批注3】
对任何民事主体来说,其行为都要遵守公序良俗,虽然公序良俗并不一定并不通过法律形式加以明确,但却对社会公众的行为起着规范作用,这一点与法律等同,即便在新媒体场域中,网络主体的行为一样要受到公序良俗的制约。但是,在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虚假信息传播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但冲击着网络世界,还对现实世界中的善良风俗与道德秩序造成了破坏,甚至产生犯罪行为,影响之大可见一斑。【批注4】
在新媒体场域中,社会公众是作为网络言论传播者存在的,其中很多人都缺乏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加之部分传播的内容无法在海量信息库中得到严格审查,即便一些网站具备信息过滤的功能,但挂万漏一的情况还是存在的。而一旦一些无底线的言论沿着仅有的法律、制度或者技术的漏洞被释放出来,就有可能得到某些人的极力炒作,致使网络侵权事件在更大范围内发生。尤其当公民的名誉权或者隐私权被置于公众面前时,所遭受的威胁就会变得更加严重。【批注5】
4.无论是社会公众还是法人权利的行使,其边界不但要借助法律力量加以明确,还应在法律框架下对其进行划分和保护,通过法律途径对网络言论进行规制。
专家一致认为,应建立和完善基于新媒体的网络法律体系。于2017年6月1日起施行的《网络安全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网络空间安全管理方面问题的基础性法律,是我国网络空间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是依法治网、化解网络风险的法律重器,是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网络安全法》将近年来一些成熟的好做法制度化,并为将来可能的制度创新做了原则性规定,为网络安全工作提供切实法律保障。当下应该加强贯彻执行,切实发挥作用。【批注6】
网友们认为,应该构建侵犯公民网络言论的救济平台。对任何法律体系的创制而言,均应该对权利救济工作进行明确设定,以保证在权利受到侵犯时,受害者能够从中获得救济。为此,针对新媒体场域中网络言论的规制问题,有必要为公民设定相应的权利损害的救济措施,确立权利的救济制度。【批注7】比如,通过何种途径、何种程序向何种部门提起诉讼等。这样一来,不但有利于网络言论的发展,还能促进法律的完善。
社科院某王姓研究员说,提升网民的网络道德素养与法律意识同样重要。在新媒体场域中,无论何种类型的网络参与者,当其发布或者转发不当信息时,就会借助网络的力量使之传播加速,扩大其影响范围。因此,需要进一步提升网民的网络道德素养与法律意识,通过抵制有损网络文明与网络道德的行为,净化网络空间,明晰网络边界,自觉践行文明健康的网络参与行为。同时,要持续开展基于新媒体的网络法制道德教育活动,通过发挥公众的舆论监督作用,让网络言论受到约束和控制。【批注8】
有些专家认为,应该强化行业自律。对网络言论进行网络规制,使之能够处在合理、有序、客观的框架之中,是新时期针对网络环境和新媒体环境应该采取的行动。为此,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以立法的形式构建互联网管理的基础框架,将互联网从业者的行为圈定在法律框架中,同时也让网络参与者的言论由此获得必要的依据;此外,还应通过多种形式鼓励网络从业者提升社会责任感,在以法律为准绳的前提下,赋予其较大的自主性,并以此实现自我管理。【批注9】
在汇集社情民意和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新媒体扮演着重要角色。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言论问题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为此,需要对网络言论的边界、存在的弊端和法律规制等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此净化网络环境,更好地保护公众利益和个人利益。
 
 
 
 
 
 
【批注1】背景:微媒体快速发展,民众的言论自由得到充分伸展,但是也产生了很多不当言论,网络语言边界问题凸显。
 
 
【批注2】危害:如果民众未能理性、正确地使用网络言论自由权利,就会阻碍民主进程,继而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批注3】危害:不当利益诉求激化社会矛盾。
 
 
 
 
 
【批注4】危害:虚假信息危及社会公序良俗,产生犯罪行为。
 
 
 
 
 
 
【批注5】危害:无底线言论破坏社会道德环境,损害民众权益。
 
 
 
 
 
 
 
 
 
 
 
 
 
【批注6】措施:应建立和完善基于新媒体的网络法律体系,当下应该加强贯彻执行,切实发挥作用。
【批注7】措施:应该构建侵犯公民网络言论的救济平台。保证民众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得到帮助。
 
 
 
 
 
 
 
【批注8】措施:提升网民的网络道德素养与法律意识。
 
 
 
 
 
 
【批注9】措施:应该强化行业自律。将从业者的行为圈定在法律框架中,通过多种形式鼓励网络从业者提升社会责任感,实现自我管理。

  三、参考答案

  关于网络言论边界问题的建议书

  尊敬的领导:

  近年来,微媒体快速发展,民众的言论自由得到了充分伸展,但是也产生了很多不当言论,网络语言边界问题日益凸显。有些民众未能理性、正确地使用网络言论自由权利,阻碍民主进程,威胁国家安全,激化社会矛盾危及社会公序良俗。

  所以,针对网络语言边界问题,第一,应建立和完善网络法律体系,加强贯彻执行。第二,应该构建侵犯公民网络言论的救济平台,保证民众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得到帮助。第三,提升网民的网络道德素养与法律意识,抵制有损网络文明与网络道德的行为,明晰网络边界。持续开展法制道德教育活动,通过发挥公众的舆论监督作用,约束和控制网络言论。第四,应该强化行业自律。以法律手段为基础,将从业者的行为圈定在法律框架中,通过多种形式鼓励网络从业者提升社会责任感,实现自我管理。

  以上,请审阅。

  XXX

  XX年XX月XX日

  四、阅卷标准

  1.一类文,21—25分:行文紧紧围绕网络言论边界问题展开,明确指出提出建议的背景、理由及具体建议。阐释透彻、全面,行文流畅,语言凝练,表达规范,格式正确,结构合理,字数充足。

  2.二类文,16—20分:行文以网络言论边界问题为中心,能够指出背景、理由及具体建议。解释比较清楚,行文比较流畅,语言规范凝练,表达通俗,格式正确,结构较合理,字数充足。

  3.三类文,11—15分:行文以网络语言边界问题为中心,但解释不够明确,格式正确,内容不全面,结构较合理,条理较清晰,字数少于300字。

  4.四类文,6—10分:行文中心不够明确,主要内容缺失比较严重,结构不完整,格式不正确,字数少于300字。

  5.五类文,0—5分:完全跑题。

  每3个错别字扣1分,此项最高扣2分。

  第四题:结合给定资料,以“网络言论需要理性表达”为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1)立意明确,思路清晰,语言流畅;(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不少于1000字。

  一、试题分析

  本题是命题作文,题目是“网络言论需要理性表达”,这个题目其实就已经给考生确定好了作文的观点,即要理性地表达网络言论,可以围绕这个话题自选论述角度写一篇文章。

  话题中其实透露出的信息是网络言论表达要理性,说明现在存在言论表达不理性的问题,这个问题给人们生活、社会发展或国家稳定都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基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写作思路可以有以下几种,一是写理性表达网络言论的重要意义,进而倡导网络言论表达要理性;二是论述不理性表达网络言论的危害,进而推导出理性的重要性;三是写如何来实现网络言论的理性表达,主要论述对策。

  二、材料分析

  5.由于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而且网民们选择获取信息的渠道和网站也越来越多,浏览量就成为了一家网站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指标,有的网站为了能吸引网友的注意,往往起一些十分吸引人眼球的标题让网民们点击进去浏览,从而获得点击量。在传统意义上,一则新闻消息的标题应能言简意赅地说出整个消息的中心,让读者们能够一眼看出消息说的是什么。但是这个传统在网络世界当中似乎已经被颠覆,有的标题可能就是整个消息中一个能够引起热议的点,或者与消息本身并没有太大关系,干脆直接是打擦边球,让不少网民在点击之后大呼上当。

  另外一方面,因为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不少人浏览新闻不再会点进去逐字逐句地阅读,而是仅仅看一个标题就开始在评论区里发表自己的看法。也许那个标题只是写了一件事情的起因,却并未写明其中的来龙去脉或者结果,读者只有在阅读了之后才发现自己又一次落入了标题党的陷阱当中。此外,也是因为传播速度过快的原因,媒体在尚未查明事件真相的时候,就直接报道出来,而在事件有最新动态之后立刻上演剧情大反转,让不少“键盘党”都“疲于奔命”。

  正是因为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人们在上面可以暂时摆脱现实生活中的身份,所以人们开始在网络上变得越来越肆无忌惮。近年来已经发生过许许多多在网络中引发热议的事件,舆论的压力让不少事件的当事人感到害怕,甚至有人被逼上绝路,引发了令人惋惜的悲剧,但是似乎一些“网络暴民”并没有要停手的意思,他们还在等待着下一个热门事件的出现。【批注1】

  言论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胡说八道,甚至歪曲事实,换一个角度来说,在自由发表自己言论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对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负责,就如同在现实生活中一样。但是因为人们都隐藏在一个个虚拟的名字后面,有的人就会在网络中展现出自己不为人知的一面,或许有些话可能他当面不敢说出口,但是在虚拟空间中他却可以轻而易举地敲出这些文字。【批注2】

  高速的发展节奏,似乎已经让人们开始逐渐放弃思考,哪怕是停下一秒钟思考一下都已经成为了奢望。这也给不少别有用心的人提供了机会。【批注3】最近一些行业和特殊的群体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开始出现了标签化,也许他们在同类人当中仅仅占了非常微不足道的比例,但是却由于个别事件被不断地放大,让人们对这些行业和群体有了完全不一样的看法。例如说城管,因为个别人的行为让整个行业抹黑,最后的结果就是工作没有办法正常展开,而且万事还都要小心,只要稍微做得不够好,就有可能引来舆论的讨伐声。【批注4】

  其实网络舆论近年来也并非一直扮演负面形象,在这个虚拟世界里也出现过许许多多的真善美的事情,许多通过传统方式没有办法完成的事情都通过互联网的力量完成了,例如找寻失踪儿童,或者让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获得人们的帮助和关注。往大了说,当我们国家被其他国家区别对待或者被误解的时候,中国网民们也都在通过自己的方式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如果大家都能够在网络中发布言论的时候保持理智和明辨是非的能力,网络也可以成为一个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它的普及度让许多以前容易被隐瞒的事情得以迅速被放到舆论的中心接受大众的监督,让罪恶无处遁形。【批注5】

  【批注1】不理性的网络言论给当事人带来或大或小的灾难。

  【批注2】言论自由和理性表达言论并不冲突,强调在自由表达的时候要对自己在网络上说的每一句话都负责任。

  【批注3】快节奏的发展使人们逐渐放弃了思考,这是缺乏理性的一个原因。

  【批注4】缺乏理性的言论表达造成的危害,让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批注5】网络舆论也发挥着正面的力量,所以倡导人们在网络中发表言论的时候要理智和明辨是非,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舆论的积极作用。科技本来就应该是为人类服务的,而不应该成为麻烦的“制造者”或“帮凶”。

  三、参考范文

  网络言论需要理性表达

  “网络盛宴”时代已经到来,“网络化生存”正在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网络言论是指网民通过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发表的意见、议论、观点等的统称。“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网络时代的今天,网络舆论足以影响民意,左右民心,言论表达是否理性事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们幸福,所以理性引导网络言论表达意义重大。

  网络言论理性表达事关国家安全。言论理性的基本要求是客观真实、公正无私、认真负责、爱国守法,理性既有崇德、守法的本意,又有明辩事理、尊重事实的要求。历史上非理性的网络言论曾直接或间接引发多国骚乱,如突尼斯、埃及等中东北非国家持续动荡。在此过程中“推特”、“脸谱”等社交网站上的煽动性言论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传播信息,放大乃至加速动荡的作用。2011年英国爆发一系列社会骚乱,网络工具是“帮凶”,骚乱发生和升级的原因正是社交网站上大量的煽动性言论,这助长了愤怒情绪。网络言论缺乏理性也威胁着国家安全,经权威部门的调研报告显示,我国目前网络泄密已占泄密事件总数的七成以上,这些机密信息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或组织利用,容易造成舆论压力,影响和干扰政府处理事务和制定决策。

  网络言论理性表达事关社会稳定。网络言论依附社会热点事件、公共事件、突发事件升温,传播迅速,波及面广,特别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利用网络非理性言论进行煽动和挑拨,极易造成群体跟风事件升级,导致事态恶化。网络谣言是危害甚广的社会“毒瘤”,各种网络谣言的滋生、扩散和传播,扰乱了社会秩序,引发了公众恐慌,破坏了政府公信力,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如2012年的“末日说”,毫无由头,但是却在各个信息交流平台肆意传播,预言地球将有三天三夜的黑暗,引发了部分城市抢购蜡烛的闹剧。日本核泄露事件后,网上盛传“食盐中的碘可以防核辐射”,“受日本核辐射的影响,国内盐将出现短缺”,导致人们产生恐慌情绪,部分地区的人开始疯狂抢购食盐。这些不理性的网络言论扰乱了经济秩序,破坏了社会秩序和稳定。

  网络言论理性表达事关人民的幸福安全。有人利用网络对他人进行造谣诬陷、人身攻击,大众常常盲目跟风,以讹传讹,推波助澜。“网络暴力”事件时有发生,网络非理性言论往往导致人际关系不和谐。网络谣言不仅败坏个人名誉,还会给受害人造成极大的精神困扰。如著名歌手H,曾经饱受网络言论的攻击,一度产生轻生的念头。而躲在虚拟网名后面的“键盘侠”通常不经过理性的思考就开始妄加评论。如果这些不理性、不负责任的言行继续横行,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成为受害者。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引导网络言论走上理性的轨道,除了道德的约束,更要通过法律和制度的手段,让公民在享有言论自由的同时,打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

  四、评分标准

  一类卷(41—50分),立意准确、深刻,对“网络言论表达要理性”有自己的思考,言之有理,同时能密切联系给定资料和社会现实,中心明确,内容充实,结构严谨、合理,表达准确流畅,卷面整洁,字迹工整。

  二类卷(27—40分),立意基本正确,能联系给定资料和社会现实谈自己对“网络言论表达要理性”的认识,中心明确,内容充实,结构较为严谨、合理,表达较为流畅,卷面整洁。

  三类卷(15—26分),能联系给定资料和社会现实,中心较为明确,结构基本完整,但论证不够充分,表达模板化,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卷面不够整洁。

  四类卷(14分以下),思路不清,结构不完整,论证不充分,或过度搬运、拼凑材料,表达模板化,语病较多,字迹难以辨认。

  备注:没写文章标题的扣2分。

湖北公务员考试网推荐:

成绩查询】 【进面分数】 【同岗位分差

面试课程】 【面试礼包】 【图书网课

    (编辑:华图董老师)

    2024湖北省考面试备考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