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湖北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技巧 > 面试 >

2020国考面试热点:网店“正品”宣传的软肋 网络打假齐光顾!

2019-12-11 09:59 公务员考试网 https://hb.huatu.com/国家公务员考试群 文章来源:湖北华图

点击订阅
湖北华图
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考试,教师招聘信息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提供以下国考面试信息:2020国考面试热点:网店“正品”宣传的软肋 网络打假齐光顾!,更多关于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备考,备考技巧,国家公务员面试的内容,请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湖北人事考试网咨询电话:027-87870401国家公务员考试交流群,点击国家公务员考试交流群

面试礼包hbicon2024国考面试礼包

面试课程hbicon2024国考面试课程

  如今,假货越做越真,有的包装精良,外观与真货几无差别,执法人员中虽有专家,但有时也拿不准孰真孰假。但有这么一群人,专门以打假的名号去找网店薅羊毛,往往利用商品保质期、广告描述等方面的漏洞,故意大量买入,要求商家支付赔偿,甚至成为职业索赔人,他们以打假之名行敲诈之实,严重扰乱市场秩序。通常这类人也被称“职业打假人”。

  花钱消灾 正中下怀

  “职业打假人”的盈利手段基本一致,基本以谋取去商家利益为主。对于某些商家来说,这些行为与借机敲诈没有任何的区别。

  此前北京某著名购物中心的一位负责人表示,“职业打假人”在购买问题商品后,一般都先给商场打电话要求“私了”。更加明确的来说就是为了要钱。

  要求“私了”时,这些人往往会开出高于商品价格几倍的索赔额,有时还会抛出“让媒体曝光”、“诉诸法律影响不好”等带有威胁性的语言。而出于商业声誉考虑,如果商品真的存在瑕疵,商场也不愿意闹到法院,通常都会选择“私了”。“他们就是在借机敲诈,而且是以此为营生。”

  社会风评 褒贬不一

  社会上给予职业打假人的评价褒贬不一。更多的消费者把他们当作是英雄,但也有人认为他们就是在借此为己谋利。职业打假人纯粹是为了赚钱,商家给钱,他们就闭嘴,假货越多他们赚的钱越多,他们希望假货越多越好,他们打假,不会告诉群众也不希望群众知道哪里有假货怎么识别和预防假货。

  职业打假人应该如何定位?社会学家夏学銮将那些以营利为目的的“职业打假人”比做“不良商业生活孕育出来的寄生虫”。俗语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因为有假,他们才有存活的空间。

  客观上来讲,这些人对于市场的净化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仍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消费者的代表。当“打假者”以索赔为目的时,也要守住一定的底线。有时候合法与违法之间仅有一线之隔,职业打假就像在打擦边球,同样要面临风险

  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不是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或者不能证明与被投诉人之间存在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而发起的投诉,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不予受理。这意味着,以“打假”等名义实施恶意投诉的“职业索赔”行为将受到规制。该暂行办法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职业索赔人通过恶意投诉而牟利的大门下月起将被关闭。

  此前,社会各界呼吁规范“职业索赔”的声音也引起国家层面的重视,自今年5月以来,国务院已3次发文表态打击通过恶意举报非法牟利的行为,遏制“职业索赔”已成社会共识。

  业内人士认为,这一规定既符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关消费者定义的规定,又关闭了以赢利为目的的所谓职业索赔人的投诉之门,还能减轻监管部门的负担。

  总结

  职业打假人的存在其主要源于商家交易过程中的不当行为所致,当然会随着市场完善而逐渐退出。《人民日报》报道称,从近年来的案例来看,职业打假人身份是否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是否可以获得惩罚性赔偿,法院可根据具体情况做出认定。事实上,某些职业打假人因涉嫌敲诈勒索被商家举报,最终“剧情反转”,得不偿失。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推荐:

成绩查询】 【晒分查分差】 【资讯汇总

图书教材】 【面试课程】 【在线咨询

    (编辑:华图喻老师)

    2024国家公务员公告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