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湖北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技巧 > 行测 >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类比推理之成语指导

2022-12-16 17:24 公务员考试网 https://hb.huatu.com/国家公务员考试群 文章来源:湖北华图

点击订阅
湖北华图
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考试,教师招聘信息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提供以下国考行测信息: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类比推理之成语指导,更多关于2023国考,国考行测,国家公务员行测的内容,请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湖北人事考试网咨询电话:027-87870401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交流群,点击国家公务员考试交流群

职位查询hbicon2024国考职位查询

备考图书hbicon国考考前密押班

笔试课程hbicon2024国考笔试课程

  作为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必考题型的类比推理,由于题干短、难度低的特点并不是很受考生的重视。也让诸多考生既爱怜又叹息。爱怜是源于此题型可快速作答,节约时间;叹息则由于分值偏低,且考察的事物要求考生对象涉及事物逻辑关系、常识性判断、语言词汇等多方面需有相关程度的积累。

  细心的考生也会发现类比推理虽然简单,但也会有些题目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和无所适从。尤其是近几年题目难度逐渐加大,考试形式日益多样化,比如说成语。对此华图教育资深专家为备考学子归纳总结类比推理中成语的考察形式。

  一、成语的词义考查

  词义对于成语来说是考差最为频繁的一种形式。大致上比较常考的有反义关系、近义关系、褒贬义和成语本身含义。这也要求考生对于成语的基本意思要有一定的掌握,平时需养成积累成语的习惯。

  (一)反义关系

  【2013年湖南.109题】

  兴趣∶索然无味

  A.知识∶不学无术 B.误会∶善解人意

行测中的选词填空是让很多同学头疼的一种题目。很多人都觉得这一部分有点“玄学”,正确率很难提升。其实它也是有解题技巧的,想要做对题目,必须要分析设空的上下文关系,选择最符合语境的词语。下面我们来认识一种常见的上下文关系——并举关系。那如何判断题目考查的是并举关系以及如何解题呢?华图教育通过几道例题带大家来感受一下。   例题1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谋事不实,蓝图再好也不过是____;创业不实,梦想再美也只是黄粱一梦;做人不实,立身之本必定是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缘木求鱼 空中楼阁   B.画饼充饥 荡然无存   C.纸上谈兵 一无是处   D.闭门造车 子虚乌有   【华图解析】B。第一空,空缺处表达只有蓝图,没有实际的后果。根据“;”和下文的“创业不实,梦想再美也只是黄粱一梦”可知,文段是由三个并列的短语构成,它们表达的意思应该是相近的。“黄粱一梦”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那第一空也应该填不能实现的蓝图的意思。A项“缘木求鱼”侧重方法不对,不能表达此意思,排除。B项“画饼充饥”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也就是不能实现的蓝图,保留。C项“纸上谈兵”侧重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蓝图”是一种规划,并非理论,排除。D项“闭门造车”侧重凭主观办事,同样不能表达出空缺处含义,排除。第二空,与第一空同样,表达实现不了立身之本的意思。代入验证B项,“荡然无存”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符合空缺处意思,锁定B项。再看其他几个词语:A项“空中楼阁”侧重虚幻的事物,不符合空缺处意思,排除。C项“一无是处”侧重没有用处,与文意不符,排除。D项子虚乌有侧重指不存在的、不真实,同样表达不出空缺处的意思,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   从这道题目我们可以发现,如果文段出现并列的句子,我们在选择词语的时候就要兼顾空前后,选择一个意思一致的词语。   例题2   人到耄耋之年,一切都无所求了,曾经的激烈不过是________,曾经的飞扬不过是清泉一曲,积淀下来的只是漫长的回忆。有些是________,有些是刻骨铭心。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沧海一笑 过眼云烟   B.白云苍狗 时过境迁   C.过眼云烟 依稀朦胧   D.镜花水月 平平淡淡   【华图解析】A。我们通过观察题目,发现了并列的句子:“曾经的……曾经的……,有些……有些……”那么第一个空所填的词语,应和后文的“清泉一曲”是互相对应的,所以除了要符合人到耄耋之年,一切都无所求的平和的心情,还要尽可能的找和“清泉一曲”结构上也相似的词语。A项“沧海一笑”侧重豪爽、洒脱、无拘无束,能够表达出一切无所求的意思,保留。B项“白云苍狗”侧重世事变幻无常,不能表达此意思,排除。C项“过眼云烟”有身外之物,不必重视的意思,也符合,保留。D项“镜花水月”侧重虚幻的景象,曾经的激烈也是真实存在的,并非虚幻,排除。但是比较“沧海一笑”和“过眼云烟”,“沧海一笑”在结构上与“清泉一曲”更一致,所以A项更合适。第二空,表达的是漫长的回忆的另外一种存在状态。根据后文“有些是刻骨铭心”可知,另外一种形式是不刻骨铭心的。代入验证A项,“过眼云烟”意思合适,锁定A项。再看其他几个词语。B项“时过境迁”侧重时间的推移,境况发生变化,不符合空缺处意思,排除。C项“依稀朦胧”侧重指看不清楚,同样不符合,排除。D项“平平淡淡”侧重平淡,也不能表达空缺处的含义,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从这道题我们进一步发现,并列的句子提示我们要填的词语意思不仅一致,结构上也最好是一致的。

  C.骨气∶卑躬屈膝 D.礼貌∶盛气凌人

  【答案】C。华图解析:兴趣和索然无味意思是相反的,有兴趣就不会索然无味,有骨气,就不会卑躬屈膝。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二)近义关系

  【2014年湖南.89题】

  南征北战:东讨西伐

  A.万紫千红:姹紫嫣红 B.古往今来:天南地北

  C.朝三暮四:喜新厌旧 D.左顾右盼:东张西望

  【答案】D。华图解析:南征北战和东征西讨都是表示打仗,两者为近义词,左顾右盼和东张西望都是表示看的意思,两者为近义词。同时出现了东西南北四个表示方向的字,左右东西同样也是四个表示方向的字,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三)词语含义

  【2016年湖南.91题】

  ( )对于美丽 相当于 满面春风 对于( )

  A.笑靥如花;兴奋 B.楚楚动人;愉快

  C.心地善良;滋润 D.眉开眼笑;高兴

  【答案】B。华图解析:楚楚动人形容美好,动人心神,形容人很美丽。春风满面形容人心情愉快,满脸笑容,形容人很愉快。A项笑靥如花形容女子的笑脸像花儿一样美丽,但春风满面不形容兴奋。C项心地善良指有道德、德行好,不形容美丽。D项眉开眼笑形容人高兴愉快的样子,也不形容人美丽。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二、成语的典故考查

  许多成语来源与历史上一些名人的故事,所以将成语与其相关人物结合出题也是类比推理的考法之一,以便考查考生的传统文化常识水平。

  【2015年湖南.87题】

  三顾茅庐:刘备

  A.负荆请罪:蔺相如 B.请君入瓮:周兴

  C.雪中送炭:宋太宗 D.程门立雪:程颐

  【答案】C。华图解析:题干中三顾茅庐指刘备,选项A负荆请罪指廉颇,B项请君入瓮指来俊臣,C项雪中送炭指宋太宗,D项程门立雪指杨时。故答案选择C项。

  三、成语的词义考查

  成语本身就是一句话的浓缩,所以成语简短四字却包含了汉语的很多语法。常见的语法关系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主谓关系、动宾关系和主宾关系上。考查类型亦可将一个成语拆分成两个部分考查,也可以是给出两个具有相同语法关系的成语,方式相对灵活。

  (一)主谓关系

  【2014年山东.90题】

  红光∶满面

  A.东山∶再起 B.魂牵∶梦绕

  C.五光∶十色 D.雨打∶芭蕉

  【答案】A。华图解析:红光满面构成主谓关系,东山再起亦构成主谓关系。D项的雨打芭蕉为动宾关系,B项和C项的前后词语为并列关系。

  (二)动宾关系

  【2012江苏.92题】

  降龙:伏虎

  A.生吞:活剥 B.稳扎:稳打

  C.张冠:李戴 D.登峰:造极

  【答案】D。华图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并列关系,且两个词语都是动宾式。符合这一规律的只有D选项。A、B选项中两个词语不是动宾结构,均排除;C选项中两个词不是并列关系,且两个词语都不是动宾式,故排除。

  四、成语的逻辑考查

  逻辑关系在成语中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因果关系和目的关系这两方面。

  (一)因果关系

  【2012年广东.83题】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A.暴殄天物∶丧尽天良 B.眼疾手快∶兵强马壮

  C.积劳成疾∶因噎废食 D.人浮于事∶人满为患

  【答案】C。华图解析:题干中两词为近义词,但观察选项无相同关系的选项。因此,考虑其他的逻辑关系。通过构词分析发现:题干四字成语里前两字与后两字构成是因果关系,即因为“绳锯”所以“木断”,因为“水滴”所以“石穿”,符合这一规律的只有C选项,因为“积劳”所以“成疾”,“因噎”所以“废食“。因此,本题选C。

  类比推理的成语考察主要集中在以上集中类型中,从真题体现考生需对成语积累的要求,同时对于成语相关的故事也需了解。在日常备考和练习中如遇成语需做识记。成语的词义是首先考虑形式,如果找不到该种关系,再考虑成语的语法和逻辑关系。

 

扫码关注华图题库微信公众号

(每日更新备考试题)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推荐:

公告查看】 【职位查询】 【资讯汇总

考前密押班】 【笔试课程】 【在线咨询

    (编辑:pyj)

    2023国家公务员公告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