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湖北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报考指导 >

国家公务员局_2023国考考试时间更新

2022-12-22 09:06 公务员考试网 https://hb.huatu.com/国家公务员考试群 文章来源:湖北华图

点击订阅
湖北华图
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考试,教师招聘信息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提供以下国考报考指导信息:国家公务员局_2023国考考试时间更新,更多关于国考重启,国家公务员报考指导的内容,请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湖北人事考试网咨询电话:027-87870401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交流群,点击国家公务员考试交流群

职位查询hbicon2024国考职位查询

备考图书hbicon国考考前密押班

笔试课程hbicon2024国考笔试课程

  国家公务员局_2023国考考试时间更新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时间定于2023年1月7日、8日举行!华图教育同步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更新2023年国家公务员笔试考试信息!更多考试资讯,请多多关注湖北华图教育官方网站!

       国考礼包:2023国考起航礼包

  系统提升班:2023国家公务员笔试系统提升班

  归纳总结类的题目无论是在国考还是省考申论考试中都是必考题,在这里需要给各位小伙伴讲清楚,所谓的“必考”准确的说更是一种能力的考察即——归纳总结能力。这一能力贯穿于整个申论的考察,是基础中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这一能力究竟如何把握?今天,华图教育就为大家带来该题型的答题干货。

  首先,先带着大家了解一下什么是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即按照事物的特有属性对概括出的要点分别归类,使之有条理。

  其次,掌握该类型题目的答题方法。

  第一步:精准审题——把握题干、要求中的关键词。

  一般情况下,如果题干或者要求中出现了:分类、归纳、总结、整理、逻辑、层次、条理等词语的时候, 我们就要先把材料中符合作答要求的要点找出,然后进行分类。如2019年省联考中“归纳古民居保护的有效措施”,该题干中明确出现了“归纳”毫无疑问就是要求我们对古民居保护的措施进行分类。

  第二步:概括出符合作答要求的内容。

  接下来我们就要从材料中找出古民居保护的具体措施有哪些,比如:设立民居宣传保护日,宣传民居保护知识;成立居民保护协会、促使居民自发参与民居保护;将古民居门票收入的一部分作为文物保护资金用于本地民居保护,实现了保护与开发的良性循环等。到这一步,小伙伴们千万不要着急把这些抄写在答题卡上,因为这只是归纳总结的准备工作——概括,我们还需要把概括出来内容进行分类。

  第三步:对概括出的要点进行分类形成最终答案。

  我们还用刚才的真题来向大家阐述。我们找出了要点有:设立民居宣传保护日,宣传民居保护知识;成立居民保护协会、促使居民自发参与民居保护;将古民居门票收入的一部分作为文物保护资金用于本地民居保护,实现了保护与开发的良性循环等。那么我们会发现这些措施有共同的属性:多措并举、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具体内容就可以把上述内容的关键词罗列即可。那么,最终答案就是——多策并举,激发全民参与热情。成立协会、加强宣传、将部分民居门票收入作为文物保护资金,实现了保护与开发的良性循环。

  之后的备考时间里,同学们也可以学习一下华图的:《国考大冲刺 考前30分》

  它由华图教育研究院导师在深究国考命题规律和历年考试的基础上编写而成,不仅总结了行测与申论各模块重要高频考点,而且汇总了考前重要事项,帮助广大考生全方位备战国考,同时也成为广大考生的考前备考利器!

  最后这段冲刺时间,它用来查缺补漏最合适不过,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图书教材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校课程

  以上是国家公务员局_2023国考考试时间已更新的全部内容,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考试时间,公务员考试资讯请继续查看: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国家省考考试网及国家华图。

  专题推荐

  备考指导,我们不遗余力

  2022年相关考试试题:

  长远以来,中国就重视文化立国,礼治即表现在国家治理中体现出文化的精神。儒释道、诸子百家文化数千年来成为中国人的思想血脉,影响了各个朝代的主流思想。“仁义礼智信”“内圣外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理念,对中国古代治国理政以及全体中国人的人格言行影响很深。众所周知的如《论语》《大学》等成为数百年来包括帝王在内的治国理政者们的必读书,历史上国家治理者推行“敬天法祖”“以孝治天下”等理念和做法,都是礼治的表现。

  中国历史的主流,与其说是人治,不如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思想影响下的帝王及士大夫们在治理国家。虽然经历许多次改朝换代,期间也有一些________的帝王,但中国社会治理的背后,总体来说都有着中国文化思想作为底蕴,都不同程度地体现着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的________。

  在礼治之下,总体来看中国历史上也发展出了与其相应的法治,有法制体系以规范社会治理的各方面。比如有监察制度以保证官员廉洁奉公,有官员选拔制度以保证任人唯贤,等等。就监察制度来说,唐朝就有“四善二十七最”“六察法”等,对官员的监察和考核进行严格详细的规定。对皇帝本身,也不是没有约束制度。比如在唐朝三省六部制下,虽然最高命令是皇帝诏书,但诏书由中书省拟撰,后经门下省复审。门下省如果认为不妥,可以“封驳”,也就是把皇帝命令挡回去。“封驳”在汉代已经出现,唐代“封驳”的例子屡见不鲜,宋朝也延续了这一制度。明朝来华多年的传教士利玛窦也注意到,“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

  对法治的推崇,屡见于古代经典。比如《管子》说“法令者,君臣之所共立也”;荀子认为“隆礼至法,则国有常”。这些思想都对中国历史上的治理产生了巨大影响。

  一些人质疑中国历史上是否有法治,笔者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国人应该有足够的文化自信。中国历史上有不少时期,整个社会能按照一定规则和制度来进行治理,并实现较长时间的良性运转,至少应说是具有相当程度上的法治特色的。历史学家钱穆先生就认为“中国政治,实在一向是偏重于法治的,即制度化的”。连《历史的终结》一书作者弗朗西斯·福山也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人发明了好政府”。

  当然中国历史上的治理,有时代的局限性,也有很多不完善乃至糟粕的东西,但我们不应简单以人治抹杀中国古代治理经验,从而失去了取其精华的机会。比如历史上的监察制度、选官制度等经验就值得借鉴。笔者也注意到,历史上治理较好的时期,都是那些文化较昌明开放的时代,比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当文化精神比较衰退保守的时候,便出现社会治理和制度的相对颓废。所以今天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法治的同时,也应注意到,“徒法不足以自行”,应大力加强“礼治”,注重夯实优秀传统文化的内蕴。

  61 、作者反驳了以下哪种观点?

  A.中国文化中存在的糟粕

  B.文化昌明时代社会治理更为完善

  C.中国历史上没有法治

  D.传统文化对社会治理产生深远影响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找到作者论述的关键信息。第五段提到“一些人质疑中国历史上是否有法治,笔者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国人应该有足够的文化自信”,可见,作者批驳的是“中国历史上没有法治”这一观点。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由第六段首句“也有很多不完善乃至糟粕的东西,但我们不应简单以人治抹杀中国古代治理经验,从而失去了取其精华的机会”可知,并非作者反驳的观点。B项由第六段第三句“笔者也注意到,历史上治理较好的时期,都是那些文化较昌明开放的时代”可知,并非作者反驳的观点。C项为作者反驳的观点。D项由第六段最后一句“所以今天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法治的同时……注重夯实优秀传统文化的内蕴”可知,并非作者反驳的观点。

  因此,选择C选项。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推荐:

公告查看】 【职位查询】 【资讯汇总

考前密押班】 【笔试课程】 【在线咨询

    (编辑:湖北周老师)

    2023国家公务员公告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