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湖北 > 湖北公务员考试 > 报考指导 >

湖北省人事考试网官网_2022湖北省公务员考试公告发布网址是哪个

2022-01-12 14:17 湖北公务员考试网 https://hb.huatu.com/湖北公务员考试群 文章来源:湖北华图

点击订阅
湖北华图
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考试,教师招聘信息

湖北省公务员考试网提供湖北省人事考试网官网_2022湖北省公务员考试公告发布网址是哪个。更多关于湖北公务员,湖北省考,湖北公务员报考指导的内容,请关注湖北公务员考试频道/湖北人事考试网咨询电话:027-87870401。湖北公务员考试交流群:点击湖北公务员考试群

面试礼包:hbicon2024湖北省考面试礼包
面试课程:hbicon2024湖北省考面试课程

湖北省人事考试网官网_2022湖北省公务员考试公告发布网址是哪个

 2022湖北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发布,预计于2月份发布公告,考生应及时备考,做好考试准备工作。湖北公务员考试网将同步发布2022湖北公务员考试相关资讯,广大考生继续查看文章,领取2022年湖北公务员考试“备考资料”

  备考礼包:2022公考盒子

  公告预约:2022湖北公务员考试公告预约

  笔试课程:2022湖北公务员考试笔试课程

 

  2022湖北公务员报名方法:

  1、点击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教师招聘信息网微信公众号

  2、后台回复:省考,进入2022湖北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

  湖北公务员考试笔试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

  一、笔试内容

  湖北省2021年度省市县乡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乡镇(街道)机关单独命制申论题本。报考公安机关职位的,还需参加公安专业科目考试。面向村(社区)干部考录乡镇(街道)公务员职位只参加综合知识测试一科考试。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00分。

  综合知识测试为主、客观性综合试卷,考试时限180分钟,满分100分。

  二、作答要求

  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报考者必须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并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本或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主观题用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用铅笔作答一律无效。在试卷、答题纸、答题卡规定以外位置标注本人信息或者其他特殊标记的,按照《公务员考试录用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相关规定处理。

  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介绍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部分。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

  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用题型有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两种。

  数字推理:每道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报考者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主要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用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四种。

  图形推理:每道题给出一套或两套图形,要求报考者通过观察分析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选出符合规律的一项。

  定义判断:每道题先对相关概念进行定义,然后分别列出四种情况,要求报考者严格依据定义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

  类比推理: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通过观察分析,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

  逻辑判断: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报考者根据这段陈述,运用一定的逻辑推论,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文字、数字、图表等统计性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

  四、申论介绍

  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申论考试按照县(市、区)及以上机构的职位、乡镇(街道)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套试卷。

  县(市、区)及以上机构职位的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综合分析能力——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达能力——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乡镇(街道)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

  贯彻执行能力——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解决问题能力——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具体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

  文字表达能力——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

  五、综合知识测试

  考试内容为: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进村(社区)发展、联系服务群众、依法依规化解矛盾纠纷和处置突发事件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突出岗位适应性和实际工作能力。
 

  五、基层工作经历如何界定?

  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具有在县(市、区)及以下党政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各级各类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不含市、州及以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村(社区)组织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工作的经历。

  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高校毕业生在校就读期间的社会实践、实习、兼职经历,不能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曾在军队团和相当团以下单位工作,退役士兵在军队服现役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3、 (单选题) 春运不全是农民工“半城市化”带来的“副产品”。在许多大城市里,即使有了学历、有了户籍、有了事业的人,包括许多“白领”、成功人士等,到了春节也经常要举家返乡。这是长期农耕文明所形成的“家”文化和“年”文化,是在中国人心里保存的一种对亲情家庭和乡里故土的特殊感情和精神寄托。

  下列符合文意的说法:

  A.春运是中国“家”、“年”文化造就的社会现象

  B.农民工并未“半城市化”

  C.大城市的白领春节都要举家返乡

  D.春运的主角是农民工

  3、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对应“这是长期农耕文明所形成的‘家’文化和‘年’文化”,符合文意。B项对应“春运不全是农民工‘半城市化’带来的‘副产品’”,据此可推断农民工已经“半城市化”,属于曲解文意。C项对应“包括许多‘白领’、成功人士等”,将“许多”偷换为“都”,属于偷换数量。D项对应“包括许多“白领”、成功人士等,到了春节也经常要举家返乡”,可知春运的主角不仅仅是农民工,还包括白领、成功人士等,属于偷换概念。

  因此,选择A选项。

  4、 (单选题) 信用不是从诚信产生的,信用作为特定的经济交易行为,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为了实现高效交易而建立的一种正式制度,具有强制性和规范性。信用未必依赖于诚信,经济活动的交易双方讲信用,可能只是因为契约的强制,并不是出于诚信。因此,我们讲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但从来不讲现代经济是诚信经济。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信用与诚信的关系

  B.现代经济的基础

  C.契约的不同作用

  D.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制度保证

  4、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介绍“信用”,然后说明“信用”和“诚信”的关系,最后通过结论词“因此”引出主旨句“我们讲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但从来不讲现代经济是诚信经济”,文段是“分—总”结构。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C项和D项:三项均偏离文段主体“信用”和“诚信”。

  5、 (单选题) 总理在两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________民心、________民意、体现民情的报告,也是一个增强信心、鼓舞士气、催人奋进的报告。

  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代表 反应

  B.表现 反映

  C.表现 反应

  D.代表 反映

  5、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主语是“总理在两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搭配对象是“民心”。A项和D项“代表”指代替个人或集体办事或表达意见,能够体现政府是人民利益的代表,政府工作报告能够将人民的意愿表达出来的意思,符合文意。B项和C项“表现”指表示出来,显现出来,与“民心”搭配不当,排除B项和C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填入的词语搭配“民意”。A项“反应”作动词时,指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不能与“民意”搭配,排除A项。D项“反映”指的是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D选项。

2022湖北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言语阅读速度如何提升

  言语理解与表达向来都是公考行测科目的重头戏,是诸多考生的“必争之地”。很多考生都明白速度对于言语科目的重要性,但一看到大段文字就无从下手,更是经常费“九牛二虎之力”读完文段,却选出了错误答案。那么,到底怎样才能很好的兼顾准确率和速度呢?且看下文小妙招!

  妙招一:有舍才有得

  在找文段重点句时,我们要明确哪些内容可以略读甚至不读。逻辑关系中,转折关联词之前、递进关联词之前的内容,基本上不会出现在正确答案的选项中,即使出现了,也是和之后的重点内容同时出现,因此对于这两类关联词之前的内容,为了提高做题的速度,可以大胆舍弃。

  妙招二:躲避干扰选项

  很多考生有疑问,辅助论证既然不重要,为什么要学它?殊不知,这是我们避坑的关键。如果有选项围绕文段中举例、引用、背景铺垫的内容进行设置,通常都是我们的干扰选项,同学们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看到就要果断排除!

  妙招三:把握关键信息

  言语阅读理解考察重点有两个:观点和对策。因此在阅读文段时,看到观点引导词,比如“在我看来”、“我认为”……以及对策词,比如“应该”、“务必”、“需要”……就要敏感起来,后面往往接的就是重点,对于重点句中的关键信息要有效把握。

  妙招四:勤学苦练出真功

  阅读是一种视觉和理解能力的综合考验,当我们掌握了上述三种方法后,仍需要大量刷题,充分挖掘视觉潜力,做到组读速读并用,让自己的视觉能力“更上一层楼”!

  2022湖北公务员考试笔试阶段资讯汇总【职位表|报名时间|考试时间】

笔试关键词 点击查看 职位查询
公告 2022年湖北公务员 考试公告 职位查询
职位表 2022湖北公务员 考试职位表 职位查询
报名入口 2022湖北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 职位查询
报名步骤及注意事项 2022年湖北 公务员考试报名步骤及注意事项 职位查询
报名照片调整 公务员报名照片在线调整 职位查询
专业分类参考目录 2022湖北 公务员考试职位专业分类参考目录 职位查询
专业目录 2022湖北 公务员考试职位专业目录 职位查询
报名数据 2022湖北公务员考试报名数据统计汇总 职位查询
报考指南 2022年湖北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 职位查询
报考条件 2022年湖北 公务员考试报考条件 职位查询
两年工作经验界定 如何界定基层工作经历? 职位查询
部门电话及网站信息 2022湖北公务员考试招考部门电话及信息发布网站一览表 职位查询
报名流程 2022年湖北公务员 考试报名流程 职位查询
考试大纲 2022年湖北公务员 考试考试大纲汇总 职位查询
大纲解析会 2022湖北 公务员 考试大纲解析会 职位查询
考试日程 2022年湖北 公务员 考试日程 职位查询
缴费时间|入口 2020湖北 公务员 考试缴费时间|入口 职位查询
考试流程 2022年湖北公务员考试流程 职位查询
准考证打印入口 2022年湖北公务员笔试准考证打印入口 职位查询
考场分布 2022年湖北公务员考试考场分布及乘车路线 职位查询

湖北公务员考试网推荐:

成绩查询】 【进面分数】 【同岗位分差

面试课程】 【面试礼包】 【图书网课

    (编辑:湖北人事考试网)

    2024湖北省考面试备考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