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考研

您当前位置湖北 > 考研 > 报考指导 >

硕士研究生成绩查询入口:2020考研准考证号忘了怎么查成绩

2020-02-21 10:27 公务员考试网 https://hb.huatu.com/湖北考研考试群文章来源:湖北研究生考试网

点击订阅
湖北华图
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考试,教师招聘信息

  2020考研初试成绩陆续公布,现阶段各位备战2020考研考生都在进行最后的复试准备,那么初试之后考研成绩查询就是大家最为关心的事了,查询成绩需要用到准考证,如果准考证不慎丢失咋怎么办? 湖北华图考研小编整理2020考研准考证号忘了怎么查成绩相关的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帮助。

  考研准考证作用:

  ①初试考试的必备证件,没有准考证就不能参加考试。那时候你有多么着急?相当,你累了一年白费,还敢这么粗心对待准考证吗?

  ②研究生成绩查询的必要凭证,主要是需要准考证上的准考证号来查成绩。

  没有准考证,或者记不住准考证号,看到同学都查到成绩,自己该多着急,于是各种求助度娘找回自己的准考证号。

  ③考研复试期间需要提供的材料,考研复试时审核资格。没有准考证你也参加不了复试。

  考研初试成绩已经发布,但这两天有很多考生说准考证丢了,那么忘记准考证号能不能查成绩呢?

  首先,你要确认一下能否能找到准考证的电子版,电脑里默认下载的文件夹、U盘、微信收藏、聊天记录里是否还存在,以及文件是否能恢复出来,网盘有无自动备份。如果确定是真的找不到了,或者纸质丢失、电子版在电脑里、电脑在学校里、你在家里这样的情况,可以试试以下方法查询初试成绩。

  方法一

  登录你报考点的网站,如XX市招生考试办公室,看是否有提供考点查询的服务,根据报考序号登陆,就可以看到准考证号了。

  方法二

  在考试所在单位的研究生处网站上查询考生名单。

  例如:可以在搜索引擎里搜索“2020年XX大学报考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生名单”或者去考试所在单位的研究生处网站找到考研前几天发布的通知的附件里找到这个名单。

  有的学校提供准考证查询服务,通过邮件的方式,研招办老师可帮助查询准考证号并回复邮件。

  方法三

  通过别人的准考证号推理出自己的准考证号。

  准考证号一共是15位,是有其自身的规律的,并且每年准考证数字代表的信息并无完全一致。如网上流传版:1-5位代表报考院校代码,第6位是报考年份,第7位是考试方式,8-10位是报考学院代码。另外,小编发现16年准考证号数字代表的意义也不一样,1-5位代表报考院校代码,第6位是报考年份,7-10位报考点代码,后5位是考生报考时的序号。17年:1-5位代表报考院校代码,第6位是报考年份,7-9位报考学院代码,后6位是考生报考时的序号。规律大概如此,很容易就能破解。可以通过寻找与你报考的专业和学校一致的朋友,通过他们的准考证号进行推理从而得出自己的准考证号。不到万不得已,不推荐此方法。

  方法四

  拨打报考院校招生办的电话查询成绩或者拨打考点所在单位招生办查准考证号。

  再次提醒大家,准考证在考研成绩查询以及复试都会用到,大家一定要放好哦,记得备份电子版,像个人证件照一样,重要证件最好网盘或者微信收藏一份,不论什么时候都可以直接用哦。

  2020全国硕士研究生初试成绩查询入口

  移动端: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考研】查看自己的考试成绩。

  电脑端:

  2020湖北研究生考试初试成绩查询入口: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1)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apply/cjcx/)

  考研初试成绩公布后,你需要做哪些事?

  1.判断准备目标院校复试还是调剂

  如果分数较高,则可以专心准备目标院校的复试;分数不够理想有被刷掉的危险,则需要做调剂和复试两手准备;分数虽低于目标院校分数线但高于国家线,仍想继续读研,则需要积极着手准备调剂相关事宜。

  2.专心复试把握“通关”要点

  一般来说,复试内容包括笔试、英语以及专业课综合面试等,小编在此着重列出两点注意事项:

  ① 结合学科研究热点、时事热点复习

  近年来,考研复试出题越来越开放,喜欢考察学生分析热点问题的能力,如果你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则很有可能遇到此类问题时慌张失措。因此,多关注学科的研究热点、时事热点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大家可以了解一下所考院校导师他们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哪些领域,通过拜读他们的学术论文、专著以及关注他们的自媒体等途径,了解他们在一些热点问题上持有哪些观点。

  ② 训练表达套路:突出重点、逻辑清晰

  很多人最焦虑的莫过于专业课面试,担心自己无法从容应对导师的提问。因而,除了认真复习专业课知识之外,你还需要做的一项功课就是学习一些表达套路,重点是突出中心思想,逻辑清晰。当遇到自己不太了解或不懂的问题,也需要准备一些办法来灵活应对。比如,这种时候你可以说,你目前还不太了解这个问题,但是可以尝试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向,同时也可以虚心地表示自己之后会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研究与学习。提醒大家,千万不要不懂装懂,毕竟导师最看重的还是你的解题思路。

    (编辑:trh)

    成人高考及院校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