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事业单位考试

2021年事业单位考试每日一练【10月30日】

2021-10-29 08:57 事业单位考试网 https://hb.huatu.com/湖北事业单位考试群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点击订阅
湖北华图
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考试,教师招聘信息

2021年事业单位考试每日一练【10月30日】湖北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同步湖北人事考试网。更多关于湖北事业单位考试,事业单位试题练习,湖北事业单位试题,每日一,湖北事业单位事业单位笔试试题的内容,请关注湖北事业单位考试频道/湖北人事考试网咨询电话:027-87870401湖北事业单位考试交流群:点击湖北事业单位考试群

  1 、(单选题)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

  A.不满14周岁

  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C.已满18周岁

  D.已满20周岁

  2、(单选题)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间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A.人民法院

  B.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当地人民政府

  3、(单选题)若发现已生效的行政执法行为违法或不当,则:

  A.原行政机关无权废止

  B.原行政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有权撤销

  C.只有权力机关有权撤销

  D.相对一方当事人有权变更

  4 、(单选题)我国宪法规定,公布法律的权力属于:

  A.国务院

  B.国家主席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5 、(单选题)行政行为作出后,非依法定程序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这是行政行为的:

  A.确定力

  B.拘束力

  C.执行力

  D.公定力

  答案解析

  1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不满14周岁,是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B项错误。

  C项:已满18周岁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C项错误。

  D项:已满20周岁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D项错误。

  2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强制知识。

  第二步,根据《行政强制法》第二条,本法所称行政强制,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

  因此,选择A选项。

  3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行为知识。

  第二步,可撤销的具体行政行为必须经过法定程序由国家有权机关作出撤销决定,才能否定其法律效力。法定程序是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行政监督程序。行政相对人可以通过复议和诉讼途径,由复议机关和法院撤销该行政行为,行政监督程序中,上级主管部门有权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机关发现行政行为有可撤销情形的,也能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可见,有权撤销的机关包括本机关、上级机关、司法机关。

  因此,选择B选项。

  4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国家机构知识。

  第二步,根据《宪法》第八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任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赦令,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根据《宪法》第八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根据《宪法》第八十九条第一项,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A项错误。

  C项:根据《宪法》第五十八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C项错误。

  D项:根据《宪法》第六十七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一)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二)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三)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四)解释法律。D项错误。

  5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执行知识。

  第二步,行政行为的效力一般可分为确定力、拘束力、执行力和公定力四个方面。确定力,也称为不可变更力,是指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其内容非以法律程序不得随意变更的效力,与题干描述相符。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拘束力是指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其内容必须得到遵从、不得违反的效力。B项错误。

  C项:执行力是指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其内容必须完全地,实际地得到履行,当事人不得延误或抗拒的效力。C项错误。

  D项:公定力是指行政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所为的行为,一经形成,在原则上即应推定为合法,在未经法定机关通过法定程序撤销或宣布为无效之前,任何人不得否定其效力。D项错误。

点击查看答案>>

    (编辑:trh)

    2022事业单位联考笔试资料预约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