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事业单位考试

2023湖北事业单位考试每日一练(8月24日)

2023-08-21 17:37 事业单位考试 https://hb.huatu.com/湖北事业单位考试群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订阅
湖北华图
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考试,教师招聘信息

2023湖北事业单位考试每日一练(8月24日)由湖北事业单位考试提供同步湖北人事考试。更多关于每日一练,湖北事业单位考试,事业单位试题练习,湖北事业单位试,湖北事业单位事业单位笔试试题的内容,请关注湖北事业单位考试频道/湖北人事考试咨询电话:027-87870401。湖北事业单位考试交流群:点击湖北事业单位考试群

  1.(多选)学习和运用唯物辩证法,就要反对形而上学。对此我们的先人早就形成了朴素认识,这体现在许多成语之中。下列批评和讽刺形而上学的成语是( )。

  A.刻舟求剑

  B.骑马乘舟

  C.奇文共赏

  D.祸起萧墙

  答案:AB

  解析:

  形而上学观点认为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彼此孤立和永恒不变的。

  A项正确,“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科技常识发展变化而仍然静止地看问题。批评和讽刺了形而上学。

  B项正确,骑马乘舟,意思是形容生搬硬套,凭空想象的形而上学。

  C项错误,奇文共赏,意指新奇美妙的文章共同欣赏,现也用以指对错误观点或荒谬的文章大家一起来分析和批判,没有哲学隐喻。

  D项错误,祸起萧墙比喻内部发生祸乱,也比喻身边的人带来灾祸。说明事物的变化发展主要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2.(多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道:“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关于这句话所指的节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B.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八个节气

  C.是播种早稻等谷类作物的时节

  D.是南北半球昼夜平分的一个节气

  答案:BCD

  解析:

  A项正确,芒种,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的意思。这个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B项错误,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C项错误,“芒种”,在民间也称为“忙种”“忙着种”,是播种晚稻等谷类作物的时节。

  D项错误,春分和秋分两个节气表示昼夜平分。

  3.(多选)下列有关生活中的经济学常识,说法正确的是( )。

  A.洗衣粉与洗衣液在生活中互为替代品

  B.旅游旺季景点物价暂时上涨不属于通货膨胀

  C.捕鱼工人因休渔期而在家休息属于季节性失业

  D.通过增加税收来抑制总需求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

  答案:ABC

  解析:

  A项正确,替代品指能带给消费者近似的满足度的几种商品间具有能够相互替代的性质。洗衣粉与洗衣液在生活中互为替代品。

  B项正确,通货膨胀是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的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旅游旺季景点物价暂时物价上涨不等于通货膨胀。

  C项正确,季节性失业是指由于某些部门的间歇性生产特征而造成的失业。捕鱼工人因休渔期而在家休息属于季节性失业。

  4.(单选题)赵某为了防止果园中的果子被偷。明知道私拉电网可能会导致他人死亡,还是在果园四周拉上电网,最终导致前来偷水果的夏某触电身亡。赵某的行为应被认定为( )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犯罪概述。A项,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赵某私拉电网导致夏某触电身亡,对于夏某的触电身亡,内心并没有“希望”的心理状态。不是直接故意,A项错误,排除。

  B项,间接故意是犯罪故意的一种类型,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所谓放任,就是既无所谓希望,也无所谓反对,而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任凭它发生与否,对结果的发生在行为上持一种消极的态度,但在心理上是肯定的,不与其意志冲突。赵某私拉电网导致夏某触电身亡,对于夏某的触电身亡,赵某即无所谓希望,也无所谓反对,属于间接故意。B项正确,当选。

  C项,疏忽大意的过失,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赵某私拉电网导致夏某触电身亡,对于夏某的触电身亡,赵某心理上存在故意,不是过失。C项错误,排除。

  D项,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赵某私拉电网导致夏某触电身亡,对于夏某的触电身亡,赵某心理上存在故意,不是过失。D项错误,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5.(单选题)甲为了杀死乙,在乙的饭菜里投放毒药。甲明知丙可能因为与乙分食而中毒,却不顾丙的死活。甲对乙的心理态度和对丙的心理态度分别是( )

  A.均为直接故意

  B.直接故意和疏忽大意的过失

  C.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D.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犯罪概述。我国《刑法》界定了犯罪主体的主观要件:故意和过失。其中,犯罪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如果行为主体希望结果的发生就构成直接故意,如果是放任了结果的发生,则是间接故意。因此甲对乙的死亡属于直接故意,甲明知丙可能因为与乙分食而中毒,仍然实施下毒的行为,故甲对丙属于间接故意,C项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编辑:trh)

    2022事业单位联考笔试资料预约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