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事业单位考试

事业单位公基笔试真题: 法律知识(8.16)

2021-08-16 15:13 事业单位考试网 https://hb.huatu.com/湖北事业单位考试群 文章来源:湖北华图

点击订阅
湖北华图
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考试,教师招聘信息

事业单位公基笔试真题: 法律知识(8.16)由湖北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同步湖北人事考试网。更多关于事业单位公基笔试真题,湖北事业单位试题资料的内容,请关注湖北事业单位考试频道/湖北人事考试网咨询电话:027-87870401。湖北事业单位考试交流群:点击湖北事业单位考试群

  1、(多选题)李某与邻居张某因某事吵过架,遂怀恨在心想要杀死张某。某日凌晨2点,李某朝张某的卧室投放毒气,当日上午9时,张某被发现死亡,但经法医鉴定,张某的死亡时间在10小时以前,死亡原因是脑溢血。对于李某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李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B.李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C.李某的行为构成了过失致人死亡罪

  D.李某的投毒行为与张某死亡结果之间不具有刑法因果关系

  正确答案:B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

  第二步,B项、D项:故意犯罪的既遂形态要求同时齐备了犯罪的四个要件,犯罪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和客观方面。本案中,李某虽然李某朝张某的卧室投放毒气,但是张某的死亡原因是脑溢血,和李某的行为无关。由此可知李某的行为和张某的死亡结果之间并无因果关系,李某的故意杀人罪的客观方面之一——因果关系发生了缺失,因此李某的故意杀人行为不能算是既遂,应当认定为李某故意杀人未遂。AC选项为干扰项,与题干无关,排除。

  因此,选择BD选项。

  考点

  法律

  刑法

  犯罪概述

  来源

  2016.12.3四川省泸州市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知识》真题第51题

 

  2、(单选题)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其中,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设置到哪一级:

  A.市级

  B.县级

  C.乡级

  D.各级村委会自治组织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国家机构。

  第二步,根据《宪法》第九十六条,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因此,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设置到县一级。B项符合题意,当选。

  因此,选择B选项。

  考点

  法律

  宪法

  国家机构

  来源

  2018.9.21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事业单位考试真题第21题

 

  3、(单选题)甲被宣告死亡后,其妻乙改嫁于丙,后丙死亡。丙死亡1年后乙确知甲仍然在世,遂向法院申请撤销对甲的死亡宣告。依据我国法律,该死亡宣告撤销后,甲与乙原有的婚姻关系如何?

  A.自行恢复

  B.不得自行恢复

  C.经乙同意后恢复

  D.经甲同意后恢复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宣告死亡知识。

  第二步,根据《民法总则》第五十一条,被宣告死亡的人的婚姻关系,自死亡宣告之日起消灭。死亡宣告被撤销的,婚姻关系自撤销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复,但是其配偶再婚或者向婚姻登记机关书面声明不愿意恢复的除外。自乙在改嫁时,甲与乙的婚姻关系已经不存在,该死亡宣告撤销后,甲与乙原有的婚姻关系不得自行恢复,故B项正确,ACD项为干扰项,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根据《民法总则》第五十二条,被宣告死亡的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其子女被他人依法收养的,在死亡宣告被撤销后,不得以未经本人同意为由主张收养关系无效。

  根据《民法总则》第五十三条,被撤销死亡宣告的人有权请求依照继承法取得其财产的民事主体返还财产。无法返还的,应当给予适当补偿。利害关系人隐瞒真实情况,致使他人被宣告死亡取得其财产的,除应当返还财产外,还应当对由此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考点

  法律

  民法

  民事主体

  来源

  2019.1.5山西省省直事业单位考试真题(上午场)第42题

 

  4、(单选题)王某见一男子喝得酩酊大罪,神志模糊,躺在马路边,旁边放着一只皮包。王某就对周围的人谎称该男子为其朋友,将该男子扶到僻静无人之处,悄悄拿走其皮包(内有现金3500余元)。王某的行为构成:

  A.诈骗罪

  B.盗窃罪

  C.抢劫罪

  D.抢夺罪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分则知识。

  第二步,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因此,本题中王某利用被害人喝醉的事实,采用秘密窃取的手段将财物拿走,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构成盗窃罪。B项与题意相符,当选。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本题王某构成盗窃罪,而不是诈骗罪。A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C项: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抢劫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七)持枪抢劫的;(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题干中的“灌醉”属于行为人实施暴力、胁迫方法以外的其他使被害人不知反抗或不能反抗的方法,应认定为抢劫罪。本题王某构成盗窃罪,而不是抢劫罪。C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D项: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第一款,抢夺罪: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题王某构成盗窃罪,而不是抢夺罪。D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考点

  法律

  刑法

  刑法分则

  来源

  2019.8.10辽宁省本溪市明山区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真题第24题

 

  5、(单选题)贾某打猎时,发现猎物旁边有个小孩在玩耍,他明知道自己枪法不好,可能会打中小孩,但打猎心切,于是不顾一切的开了一枪,结果猎物没打到,把小孩给打死了,贾某行为时的心理态度属于:

  A.直接故意

  B.疏忽大意的过失

  C.间接故意

  D.过于自信的过失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间接故意知识。

  第二步,根据《刑法》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故意犯罪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没有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有效地阻止,放任自流,听之任之。本题中,贾某明知道自己枪法不好,可能会打中小孩,仍不顾一切的开了一枪,结果把小孩给打死。贾某对小孩的死亡既没有积极追求,也没有有效阻止,属于间接故意。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本题中,贾某只是想打猎,并没有积极追求小孩的死亡,不是直接故意。不符合题意,A项不当选。

  B项:疏忽大意的过失,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本题中贾某明知自己枪法不好,可能会打中小孩,并没有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遇见。不符合题意,B项不当选。

  D项: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行为人往往会根据自己的认识,采取一定的阻止危害结果发生的措施。本题中,贾某明知自己枪法不好,会打中小孩,仍然开枪,并没有采取一定的阻止危害结果发生的措施,属于故意,而不是过失犯罪。不符合题意,D项不当选。

  考点

  法律

  刑法

  犯罪概述

  来源

  2015.10.30太原市食药局、住建委、文化局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笔试真题第62题

 

  6、(单选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应由()召集。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C.国家主席

  D.全国人大主席团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国家机构知识。

  第二步,根据《宪法》第六十一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如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必要,或者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选举主席团主持会议。

  因此,选择A选项。

  考点

  法律

  宪法

  国家机构

  来源

  2019.9.28上午河南焦作博爱县事业单位考试《公基+申论》第24题

 

  7、(单选题)居民会议必须有全体十八周岁以上的居民、户的代表或者居民小组选举的代表的()出席,才能举行。

  A.五分之三以上

  B.过半数

  C.三分之二以上

  D.全数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九条,居民会议由十八周岁以上的居民组成。居民会议可以由全体十八周岁以上的居民或者每户派代表参加,也可以由每个居民小组选举代表二至三人参加。居民会议必须有全体十八周岁以上的居民、户的代表或者居民小组选举的代表的过半数出席,才能举行。会议的决定,由出席人的过半数通过。

  因此,选择B选项。

  考点

  法律

  其他法律

  其他(法律)

  来源

  2019.3.30江西省南昌经开区事业单位考试2019年社区工作者招聘社会工作实务真题第15题

 

  8、(对错题)残疾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履行应尽的义务,对于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可以不遵守。()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残疾人保障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残疾人保障法》第十条,国家鼓励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残疾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履行应尽的义务,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因此,本题错误。

  考点

  法律

  其他法律

  其他(法律)

 

  9、(单选题)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加强领导、综合协调,并将残疾人事业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

  A.地方教育发展规划

  B.全国残联规划

  C.地方财政规划

  D.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残疾人保障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残疾人保障法》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领导,综合协调,并将残疾人事业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

  国务院制定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制定本行政区域的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使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残疾人工作的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做好残疾人事业的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密切联系残疾人,听取残疾人的意见,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残疾人工作。

  因此,选择D选项。

  考点

  法律

  其他法律

  其他(法律)

 

  10、(对错题)我国《刑法》规定已满75周岁的人过失犯罪的,应当对其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该规定充分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刑罚及其具体运用知识。

  第二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我国的基本刑事政策。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中的从“宽”,主要是指对于情节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的犯罪,或者罪行虽然严重,但具有法定、酌定从宽处罚情节,以及主观恶性相对较小、人身危险性不大的被告人,可以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于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不作为犯罪处理;对于依法可不监禁的,尽量适用缓刑或者判处管制、单处罚金等非监禁刑。

  根据《刑法》第十七条之一,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题干所述情形具有法定、酌定从宽处罚情节,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因此,本题正确。

  拓展

  宽严相济刑事https://www.baidu.com/?tn=62095104_19_oem_dg政策中的从“严”,主要是指对于罪行十分严重、社会危害性极大,依法应当判处重刑或死刑的,要坚决地判处重刑或死刑;对于社会危害大或者具有法定、酌定从重处罚情节,以及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的被告人,要依法从严惩处。

  考点

  法律

  刑法

  刑罚及其具体运用

  来源

  2018.10.14(上午)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事业单位笔试试卷第42题

    (编辑:余老师)

    2022事业单位联考笔试资料预约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