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事业单位考试

事业单位笔试真题:人文科技(8.30)

2021-08-30 14:03 事业单位考试网 https://hb.huatu.com/湖北事业单位考试群 文章来源:湖北华图

点击订阅
湖北华图
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考试,教师招聘信息

事业单位笔试真题:人文科技(8.30)由湖北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同步湖北人事考试网。更多关于事业单位公基笔试真题,湖北事业单位试题资料的内容,请关注湖北事业单位考试频道/湖北人事考试网咨询电话:027-87870401。湖北事业单位考试交流群:点击湖北事业单位考试群

  1、(对错题)“贞观之治”是汉朝盛世的标志,是汉初无为而治的直接结果。()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

  第二步,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的清明政治,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另外,唐朝实行的不是无为而治,而是儒家思想为主的统治思想。汉朝盛世的标志,汉初无为而治的直接结果是西汉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的“文景之治”。

  因此,本题错误。

  拓展

  汉初无为而治依据的思想主要是黄老学说。黄,指黄帝;老,指老子。无为而治出自《道德经》,是道家的治国理念。无为而治,是老子对君王的告诫,不与民争。这种思想,在汉初是非常适合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的。但是在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之后,至汉武帝时,这种统治思想已经不适应当时的形势。所以就导致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治思想的出台。

  考点

  人文科技

  人文历史

  中国历史

  来源

  2019.7.6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第69题

 

  2、(对错题)三国形成时期,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是官渡之战。()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

  第二步,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所以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战役是赤壁之战而不是官渡之战。

  因此,本题错误。

  拓展

  以少胜多的战役还有牧野之战(交战双方将领为姜子牙、周武王,导致商全军覆没),巨鹿之战(交战双方将领为项羽和秦名将章邯、王离),夷陵之战(交战双方将领为陆逊和刘备)。

  考点

  人文科技

  人文历史

  中国历史

  来源

  2016年甘肃省兰州市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工勤技能类)第94题

 

  3、(单选题)不属于传统蒙学“三百千”的是:

  A.三字经

  B.百家姓

  C.千字文

  D.千家诗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俗称“三百千”,是三部影响大而流行广的启蒙读物。明代思想家吕坤曾说:“初入社学,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读《百家姓》以便日用,读《千字文》以明义理。”“三百千”将早期的识字教育与中国的历史文化,以及人格修养的教育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言辞简练,含义丰富,朗朗上口,便于诵读。《千家诗》是由宋代《重订千家诗》(皆七言律诗)和清代王相所选《五言千家诗》合并而成。它是我国旧时带有启蒙性质的诗歌选本。因为它所选的诗歌大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易学好懂,题材多样包括:山水田园、赠友送别、思乡怀人、吊古伤今、咏物题画、侍宴应制。《千家诗》不属于传统蒙学“三百千”。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全文共1722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A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B项:《百家姓》是一本关于中文姓氏的书,成书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百家姓》的次序不是依各姓氏人口实际排列,而是因为读来顺口,易学好记。《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B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C项:南朝梁武帝时期(502—549年),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奉皇命从王羲之书法中选取1000个字,编纂成文,是为《千字文》。文中1000字本来不得有所重复,但周兴嗣在编纂文章时,却重复了一个“洁”字(洁、絜为同义异体字)。因此,《千字文》实际只运用了999字。C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考点

  人文科技

  人文历史

  文学常识

  来源

  2019.11.10安徽省黄山市事业单位下半年年考试《公基》(B卷)第69题

 

  4、(单选题)鲁迅先生在《答客诮》中说,“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诗中的“於菟”是指:

  A.饕餮

  B.猎豹

  C.老虎

  D.睚眦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诗句的意思是:对子女没有感情的人不一定是真的豪杰,怜爱孩子怎见得就不是大丈夫呢?知不知道在山林里兴风狂啸的老虎,还时时回过头来看顾小老虎呢。由此可知,诗中的“於菟”是指“老虎”。C项正确,ABD项属于干扰项,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①“於菟”是一古词,早在《左传·宣公四年》中记载:楚人谓乳谷,谓虎於菟。《辞海》:“於菟,虎的别称”。《辞源》中解释:今湖北省云梦县址古称於菟。与这一称谓有关的故事中讲述,楚国著名的政治家令尹子文是个私生子,被丢弃在云梦泽这一地方,被一只母虎抚育长大,其名谷於菟(gǔwūtú)谷,通“㝅”,哺乳。当时楚国称老虎为“於菟”。谷於菟意思是“虎乳育的”。因而这地方被称为於菟。

  ②饕餮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秘怪物,古书《山海经·北次二经》介绍其特点是:其形状如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齿人手。其名可比喻贪婪之徒,人们一般称这种人为“老饕”。

  ③睚眦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为龙之九子第二子,古代史书记载其嗜杀喜斗,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睚眦的本意是怒目而视,所谓“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考点

  人文科技

  人文历史

  文学常识

  来源

  2018年山东省三支一扶考试真题第26题

 

  5、(对错题)新疆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作物营养物质积累所以新疆瓜果比较甜。()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

  第二步,新疆种植瓜果的优势十分突出:一是无霜期长有利于瓜果生长发育。二是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则有利于积累糖分,制造香气和色素,可显著地提高果品品质。三是空气相对湿度低,有利于防止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

  因此,本题正确。

  考点

  人文科技

  科技

  自然地理

  来源

  2019.8.31新疆巴州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考试真题第112题

 

  6、(单选题)夏季时,到野外游玩要防止溺水危险,一旦出现溺水,溺水者行为错误的是:

  A.大声呼喊救命,引起他人注意

  B.保持平静、深呼吸,等待他人救援

  C.尽可能抓住固定的东西,避免被流水卷走或被杂物撞伤

  D.仰体平卧,全身放松,肺部吸满空气,头向后仰,让鼻子和嘴尽量露出水面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溺水时大喊救命而周围没有人很可能造成呛水,A项错误,但符合题意,当选。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不会游泳者的自救:

  ①落水后不要心慌意乱,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

  ②冷静地采取头顶向后,口向上方,将口鼻露出水面,此时就能进行呼吸;

  ③呼吸要浅,吸气宜深,尽可能使身体浮于水面,以等待他人抢救;

  ④切记:千万不能将手上举或拼命挣扎,因为这样反而容易使人下沉。

  会游泳者的自救:

  ①一般是因小腿腓肠肌痉挛而致溺水,应心平静气,及时呼人援救;

  ②自己将身体抱成一团,浮上水面;

  ③深吸一口气,把脸浸入水中,将痉挛(抽筋)下肢的拇指用力向前上方拉,使拇指跷起来,持续用力,直到剧痛消失,抽筋自然也就停止;

  ④一次发作之后,同一部位可以再次抽筋,所以对疼痛处要充分按摩和慢慢向岸上游去,上岸后最好再按摩和热敷患处;

  ⑤如果手腕肌肉抽筋,自己可将手指上下屈伸,并采取仰面位,以两足游泳。

  考点

  人文科技

  生活常识

  生活常识

  来源

  2017年吉林省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笔试真题第61题

 

  7、(单选题)引用名人典故是我国古代诗歌常用的手法,下列诗歌与对应人物不正确的是( )。

  A.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霍去病

  B.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苏轼

  C.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谊

  D.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孙权

  正确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中典故的应用。

  A项,“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出塞作》,霍嫖姚指西汉抗击匈奴名将霍去病。以其受封嫖姚校尉,故被称为“霍嫖姚”。A项说法正确,排除。

  B项,“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茂陵》,茂陵是汉武帝的陵寝,苏卿指的是出使匈奴保持气节的苏武,而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B项说法错误,当选。

  C项,“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贾生》,主人公为西汉早期的贾谊,贾谊力主改革弊政,但却遭谗被贬,一生抑郁不得志。汉文帝曾半夜召见贾谊,与之倾谈,却只问鬼神之事,毫不关心民生。C项说法正确,排除。

  D项,“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出自北宋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亲射虎,看孙郎”是指三国时期东吴孙权射虎的典故,D项说法正确,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

  考点

  人文科技

  人文历史

  文化常识

  来源

  2018年事业单位万人模考第八季第31题

 

  8、(对错题)当地面温度上升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热会液化成小水滴而附在地面上或花草上,形成露水。()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

  第二步,液化是指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会对外界放热。实现液化有两种手段,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此外,水蒸气遇冷才会液化而不是遇热。题干表述错误。

  因此,本题错误。

  拓展

  汽化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相变过程。蒸发和沸腾是物质汽化的两种形式。

  液化指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会对外界放热。实现液化有两种手段,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露水是液体。

  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熔化是指对物质进行加热,使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物态变化中比较常见的类型。熔化需要吸收热量,是吸热过程。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熔化的逆过程是凝固。

  考点

  人文科技

  科技

  自然地理

  来源

  2015.7.18四川省广安市事业单位考试真题第87题

 

  9、(单选题)人们通常把吃喝玩乐游手好闲的年轻人称作是纨绔子弟,这里的纨绔指:

  A.旧时有钱人的自称

  B.旧时有地位的自称

  C.旧时官宦人家的自称

  D.古时的一种衣物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第二步,纨绔亦作“纨裤”,出自《汉书·叙传上》:“数年,金华之业絶,出与王许子弟为群,在于绮襦纨绔之间,非其好也。”纨,指细绢,细的丝织品,绔,同“裤”,连起来就是细绢制的裤。后来被借指富贵人家子弟。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古代有钱人的称呼常见的有:员外、富户、富家翁等,但一般都是其他人称呼有钱人,而不是有钱人自称。A项错误。

  B项:古代有地位的人自称很多,绝大部分都是谦称,比如“末将”“微臣”“寡人”等等。B项错误。

  C项:旧时官宦人家一般没有自称,中国古代的处世之道主张谦虚谨慎,不会在外夸耀自己的家世。C项错误。

  考点

  人文科技

  人文历史

  文化常识

  来源

  2018.5.27安徽省安庆市桐城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笔试真题第57题

 

  10、(单选题)在我国被称为工业粮食的是:

  A.石油

  B.水

  C.煤

  D.天然气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化学知识。

  第二步,从煤中得到的焦炭、煤焦油和焦炉气都是十分优质的化工原料,经过化学加工,能制造出成千上万种化学产品。煤对于现代化工业来说,无论是能源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还是轻纺工业、食品工业、交通运输业,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各种工业部门都在一定程度上要消耗一定量的煤,因此煤是工业的“真正的粮食”。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工业的血液”:石油,石油具有优越的物理、化学性质,作为能源,有很高的发热量;作为原料,不仅产量大,而且广泛用于国民经济和各个部门。石油化工产品几乎能用于所有的工业部门中,是促进国民经济和工业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基础,现代化的工业离不开石油,就像人体离不开血液一样。因此,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考点

  人文科技

  科技

  物理化学

  来源

  2016.6.25江西省宜春市事业单位考试真题第53题

    (编辑:余老师)

    2022事业单位联考笔试资料预约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