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事业单位考试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过春节为什么也叫过年?

2023-01-29 11:14 事业单位考试网 https://hb.huatu.com/湖北事业单位考试群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点击订阅
湖北华图
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考试,教师招聘信息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过春节为什么也叫过年?湖北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同步湖北人事考试网。更多关于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湖北事业单位备考技巧的内容,请关注湖北事业单位考试频道/湖北人事考试网咨询电话:027-87870401湖北事业单位考试交流群:点击湖北事业单位考试群

  春节,是一年当中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也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之一,每逢这喜庆节日的到来,很多漂泊在外的游子都踏上了返程回家的路程、迫不及待地与家人团聚。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春节的来历以及习俗的内容!

  一、过春节为什么也叫过年?

  1.传说

  春节,为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俗称过年。那么为什么要将过春节俗称为“过年”呢?

  名俗专家解释说,在远古的神话传说中,“年”是一种怪兽,每逢除夕,它一来,百草不生,万物蒙灾。为了美好幸福的生活,人们扶老携幼纷纷逃离,以便躲避“年”的伤害。同时,将屋里屋外布置红火一新、张灯结彩、放鞭炮、守岁,这样,“年”就过去、远离了。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

  古时候,人们认为有两个怪兽,一个叫“夕”,一个叫“年”,前者是个坏兽,专干坏事,后者是好兽,专干好事,这两个兽,前者喜欢冷,后者喜欢热,所以前者在冬天出现,后者在春天才出来。由于春节正是冬春交替的时候,正是夕睡年醒的时候,所以人们就在这个赶走坏兽,迎接好兽。冬天的最后一天叫“除夕”,就是赶走前者的意思,而迎新年又是指迎接后者。现在春节就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过春节本身,二是迎接新年,后来合起来,就成了“过年”。

  2.起源

  春节的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由古代的丰收祭祀活动演变来的。《说文解字》中说:“年,谷熟也。”由于一年之中分为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谷物多少意味着年景的好坏。因此,“过年”的意思就是庆祝五谷丰登。五谷皆熟为有年。

  自古以来,人们都强调春节作为一年开端的意义。《尚书·大传》中说:“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亦曰:‘三始’。”意思是说,正月一日是一年的开端,一月的开端,一日的开端。

  3.来自农业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大约在新石器时期,先民们根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发现了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规律,由此有了“年”的概念。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

  我国纪念新年的传统很悠久,可以一直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虞舜时期。但是,中国历代新年的日期并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直到元封六年(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落下闳与邓平制订了《太初历》,将原来以十月为岁首改回夏历——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为岁首。再经司马迁等人提议,汉武帝下令改用此历法。后人在此基本上逐渐完善为我们当今使用的阴历(即农历),落下闳也被称为“春节老人”。

  正月初一在古代不叫春节,而叫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国民政府宣布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改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二、过春节有哪些习俗?

  春节期间我国南北各地热闹非凡,人们都在用当地特有的习俗来庆祝新年,那么我国民间习俗有哪些呢?

  1.新春扫尘

  早在尧舜时期,我国就已经有春节扫尘的习俗。因为“尘”与“陈”谐音,所以新春扫尘就赋予了新的含义,有“除陈布新”的意思,希望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地出门。

  2.贴对联、福字、门神

  春节前一天的下午,小孩子们会踩着凳子,拿着糨糊和刷子,往门上贴对联,然后让下面的大人看看贴的是否端正。人们还会在屋门、墙壁、门楣上贴福字,寄托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有的人也会把绘有门神的画帖贴在门板上,祈求一年平安无事,增添节日喜乐气氛。

  门神是人们在过年的时候张贴在门上的用来守卫家族的,但是门神这一职位并不是固定的,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门神换过许多届。神荼、郁垒二位门神一直在门上站岗到唐代,从唐末五代开始,便被钟馗所取代。至南宋以后,秦琼、尉迟恭的门神形象便成为人们信奉的主流,而这一习惯也一直传承至今天。

  3.吃水饺、吃汤圆、吃年糕

  北方大部分地区,春节都有早晨吃水饺的习俗,还经常在水饺里面包一枚硬币,谁要是吃到硬币,大家就说他是全家当年最有福的人。在江苏淮安,早上有吃汤团的习俗,河南开封一带,春节这天既吃饺子又吃汤圆。春节期间还有吃年糕的习惯,年糕口味也因地而异。

  4.守岁、发压岁钱

  除夕守岁,也是最重要的春节活动之一。这天晚上家人们聚在一起,有的打牌,有的看春节晚会,大家彻夜不眠,一起等待天明,迎接新年的到来。

  压岁钱是小孩子和晚辈最喜欢的习俗。除夕吃过年夜饭后,长辈会向晚辈分别赠送钱币,并用红线穿编铜钱成串,挂在小孩胸前,希望起到压邪驱鬼的作用。但这一习俗现在基本被红包所取代。

  5.燃放炮竹

  新春来临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辞旧迎新,以示吉庆。现在放炮竹的习俗基本上只能在农村看到了。

  6.拜年

  拜年是春节最重要的活动和习俗之一。大年初一的早上,大人小孩都会穿上新衣、戴上新帽,走亲访友,相互拜年问好,恭祝新年大吉大利。拜年一般是从自家开始,小辈给长辈拜完年后,人们在外出相遇时,再笑容满面地互相恭贺新年。

  7.祭祖

  过年祭祀祖先,是过年必不可少的民俗。在古代,各地都会举行祭祖仪式。地区不同,民俗不一,有的祭祀祖先,有的拜神和祭祖相结合,还有的两者分别祭拜。祭祀时,以三牲供品为主,酒菜糖果俱全。由家长主持祭祀,烧香叩拜,烧纸祈福。除了祭祖,打扫房子,也是春节重要习俗之一。民谣说:“二十四,扫尘日”。“尘”与“陈”同音,契合了古人除陈破旧的心愿。

  8.舞龙、舞狮

  龙是传说中的吉祥动物,据说能够在天上呼风唤雨,也能为人间祈福消灾。早在汉代时期,就有舞龙求雨的活动。除了舞龙,还有舞狮子,也是春节期间比较普遍的习俗,在北方,也叫耍狮子。

  三、描写春节的古诗有哪些?

  古代诗人擅长用诗来描写各种节日,以表达内心的某种情感。这也是考试中的一个高频考点,即古诗与节日的对应关系。那么描写春节的古诗有哪些呢?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代王安石《元日》

  2.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唐代孟浩然《田家元日》

  3.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唐代刘长卿《新年作》

  4.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明代文征明《拜年》

  5.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斟。——宋代陆游《己酉元日》

  【牛刀小试】

  1.【判断】正月初一,在古代不叫春节,而叫元旦。辛亥革命后采用公历纪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

  【答案】正确

  2.【判断】清明节与春节、七夕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

  【答案】错误

  3.【单选】描写过年习俗的古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新桃”指的是:

  A.新鲜的桃子

  B.桃色的新衣

  C.桃木制作的新门神

  D.绘有寿桃的新年画

  【答案】C

  4.【单选】下列关于我国传统节日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B.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楚国名臣屈原

  C.清明节起源于西汉刘安的《淮南子·天文训》中的二十四节气

  D.中秋节起源于远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

  【答案】C

  5.【单选】下列诗词与其反映的节日对应错误的是:

  A.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春节

  B.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清明

  C.叶落疏桐秋正半,花开丛桂月常圆——中秋

  D.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重阳

  【答案】A

  6.下列诗句对应的传统节日,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②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斟

  ③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④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A.④③①②

  B.③④①②

  C.①②④③

  D.②①③④

  【答案】D

  7.【多选】下列关于中国主要传统节日与日期,对应正确的有:

  A.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B.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C.端午节——农历腊月初八

  D.除夕——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

  【答案】ABD

  8.【多选】春节是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春节习俗活动已逐渐被淘汰,但至今仍广为流行的习俗有:

  A.贴春联

  B.吃月饼

  C.耍龙灯

  D.挂年画

  【答案】ACD

    (编辑:湖北人事考试网)

    2022事业单位联考笔试资料预约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