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事业单位考试

(单选题)“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存在的微观基础

2023-05-16 16:05 事业单位考试网 https://hb.huatu.com/湖北事业单位考试群 文章来源:湖北华图

点击订阅
湖北华图
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考试,教师招聘信息

(单选题)“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存在的微观基础由湖北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同步湖北人事考试网。更多关于事业单位试题,事业单位考试试题,事业单位考试真题,湖北事业单位试题资料的内容,请关注湖北事业单位考试频道/湖北人事考试网咨询电话:027-87870401。湖北事业单位考试交流群:点击湖北事业单位考试群

  (单选题)“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存在的微观基础是:

  A.当事人的信息不对称

  B.不完全竞争

  C.交易成本

  D.偏好不合理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微观经济知识。

  第二步,信息不对称指交易中的各人拥有的信息不同。劣币驱逐良币是指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或银子(良币)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劣币驱逐良币是指因为信息不对称,物品的估值方(信息缺少的一方)估值一定时,物品的提供方(信息充分的一方)会选择提供实值较低的物品(劣币),致使实值较高的物品(良币)越来越少。当事人的信息不对称是“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存在的微观基础。因为如果交易双方对货币的成色或者真伪都十分了解,劣币持有者就很难将手中的劣币用出去,或者,即使能够用出去也只能按照劣币的“实际”而非“法定”价值与对方进行交易。A项符合题意,当选。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不完全竞争是指这样一些市场:完全竞争不能保持,因为至少有一个大到足以影响市场价格的买者(或卖者),并因此面对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包括各种不完全因素,诸如垄断竞争等。故B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C项:交易成本又称交易费用,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所提出,交易成本理论的根本论点在于对企业的本质加以解释。由于经济体系中企业的专业分工与市场价格机能之运作,产生了专业分工的现象;但是使用市场的价格机能的成本相对偏高,而形成企业机制,它是人类追求经济效率所形成的组织体。由于交易成本泛指所有为促成交易发生而形成的成本,因此很难进行明确的界定与列举,不同的交易往往就涉及不同种类的交易成本。故C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D项:偏好是效用理论的一个概念。是指决策人对收益和风险的态度。决策人对一方案或后果的偏好强烈程度,称为偏好程度。偏好可分为以下三种:①厌恶风险型,即对等的收益和损失,只有当损失的概率小于1/2时,决策人才可能投资。②追求风险型,它是与厌恶型相反的类型。③相对风险中立型,即引入风险对决策人的偏好无明显作用。故D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点击查看答案>>

扫码关注华图题库微信公众号

(每日更新备考试题)

    (编辑:陈老师)

    2022事业单位联考笔试资料预约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