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提供以下国考时政热点信息:“欠睡时代”,不必如此惊慌! ,更多关于“欠睡时代”,国家公务员时政热点的内容,请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湖北人事考试!咨询电话:027-87870401。国家公务员考试交流群,点击
职位查询:2025国考职位查询
笔试礼包:国省考公考盒子8.0
在中国,能享受“春眠不觉晓”式的甜美睡眠的人群只占13.8%,而“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式的烦躁睡眠和“孤灯挑尽未成眠”式的彻夜不眠的人群分别占到了16.1%、10.7%……近日,一份《2019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睡眠的关注。
数字或许有调查方式的不同,但“睡眠质量”的问题,却总会听身边有人提及。有人说:我们步入了一个“欠睡”的时代。的确,从《2019国民健康洞察报告》《2018年中国90后年轻人睡眠指数研究》对年轻人睡眠时间不足的统计,到中国睡眠大会、世界睡眠日等活动对于睡眠影响健康的强调,“缺觉”愈发成为社会的显话题。与之相伴随的是,“疲劳管理”成为日渐热门的诊疗领域,睡眠医学跻身新兴交叉学科,睡眠手环、记忆床垫、香薰精油、睡眠APP等助眠产品助推“睡眠经济”风生水起,“如何睡好”的命题也客观上推动了科学的进步、文明的发展。
“一夕不卧,百日不复”,在马王堆出土的汉简中,几千年前的古人早已意识到睡眠的重要性。因为相思而“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因为失意而“披衣起坐久,鼓角参差发”,生活的遭遇难免让人难以入睡。但由失眠所导致的身体损伤和精神疾病,事关每个人的健康,不可小觑。因为生理、气候原因也好,学习、工作压力也罢,失眠需要我们自己与社会各方提高警惕。但另一方面,“缺觉”的人并不都是失眠,也可能是熬夜;而睡眠也不仅仅是健康问题,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
前段时间我们聊过“报复性熬夜”的话题。(走出“报复性熬夜”,成为时间的主人)的确,晚睡有时是白天效率低下的无奈之举,但有时也可能是大脑做出的清醒选择。一位网友说:对很多人而言,说了“晚安”之后,是不可能睡觉的。毕竟,只有在晚安过后的时间,才属于自己。白天太累,晚上打两局游戏、和朋友K歌,放松身心,满足了娱乐需要;白天工作,晚上挑灯夜读、自我充电,与自我对话,满足了发展需求;而由之而生的吃夜宵、打夜车等,则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这些个性化选择与偏好无疑具有存在的价值和功能。
一位社会学家指出,12到13世纪,启蒙运动的自然科学将对新知的追求纳入欧洲人的规划,由此,人类的时间需求一直有增无减。“日落而息”本是古人自然而然的起居模式,但当电灯点亮了黑夜时,“日落不息”成为更自然的生活方式;十多年前,当电视台打出休息调试的标识,人们自然也就上床睡觉了,现如今,很多频道24小时播出不止、互联网内容随时可及,陪伴不眠的人排遣夜晚的时光。所以,何时睡、睡多久、如何睡的问题,光靠个人习惯难以说透,因为这里隐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世界愈发精彩,生活愈发多样,人们需要更多时间去见识、去体验,睡眠的时间只好推后甚至缩短了。
面对“睡眠的变迁”,人类迅速调整了自己的生物钟。不眠的咖啡厅、便利店、书店,尽可能地为不眠的人群提供条件和保障。即便如睡眠场所的调整,或许也是睡眠不足的一种补偿机制。在过去,睡眠被绑定在家庭场景中;而当工作与生活的界限逐渐模糊,在办公室睡个午觉成为不少人“满血复活”的秘笈,机场也屡见计时收费的休息舱,当然,在宜家的大床上打个盹、在上班的地铁上眯一会儿,就更加司空见惯。
所以,“缺觉”某种意义上是社会进步带来的副产品。但反过来说,我们也并不能一味要求压缩睡眠时间来延长工作生活的长度。毕竟“缺觉”,不能以损害健康为代价。对个人而言,未必要强制睡满8、9小时。找到自己的生活节奏,方是长远之法。
这正是:睡眠习惯,因时而变;调整节奏,身体康健。
国家公务员考试推荐: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