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2 14:34 公务员考试 https://hb.huatu.com/ 文章来源:人民网
国家公务员考试提供以下国考时政热点信息:“让爱与希望生生不息”,更多关于“让爱与希望生生不息”,国家公务员时政热点的内容,请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湖北人事考试!咨询电话:027-87870401。国家公务员考试交流群,点击
公告预约: 2025国考公告预约
笔试礼包: 国省考公考盒子8.0
“大眼睛”女孩苏明娟的成长故事——
“让爱与希望生生不息”
1991年,一张名为《我要读书》的摄影作品一经问世,便牵动了千万中国人的心,观者无不为之震撼,甚至潸然泪下。
这张照片,许多中国人见过不止一次。黑白色调的照片里,头发蓬乱的小姑娘,手握铅笔坐在桌前,表情怯生生的,一双清亮纯真的大眼睛凝视前方,流露出强烈渴望的光芒,仿佛在替无数贫困地区的孩子发出心声:“我要读书!”照片上这双闪闪发光、饱含企盼的大眼睛,让许多人无法忘怀。
自那时开始,希望工程受到更广泛关注。希望工程由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于1989年发起实施,是以改善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设施、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重返校园为使命的社会公益事业。照片中的主人公——当年才8岁的苏明娟,在照片拍完后,成为希望工程的“代言人”,个人命运也因此改变。
2022年,苏明娟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再次进入公众的视野。30多年前,苏明娟身处逆境;如今,她涅槃重生。30多年间,她接过“接力棒”,努力地将善意传递下去,“让爱与希望生生不息”。从受益者到践行者,苏明娟一路走来的故事是怎样的呢?本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我坚持读书的念头像火一样热烈”
1983年,苏明娟出生在安徽省金寨县桃岭乡张湾村一个普通的农家。这里地处于大别山深处,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而生活在此的苏明娟一家靠打鱼、养蚕、养猪和种田、种板栗为生,过着辛劳拮据的生活。
1990年,苏明娟7岁,到了该上学的年纪,为了让孩子上得起学,父亲只好更辛劳地工作。几个月后,父亲终于攒够了第一学期的学费,把苏明娟送进了小学。
在那个年代,贫困家庭的女孩能有学上,本就是奢侈的事情。“虽然有些困难,但父母还是希望我上学,能够学到一点知识。”苏明娟对记者说,“他们告诉我,读书是走出大山的唯一途径。”
那个时候,山区教学条件不好,孩子们的求学环境十分艰苦。
回忆起自己当年就读的小学,苏明娟说:“我们那个校舍是一户人家的祠堂改建的,学校没有钱给窗户装玻璃,于是就糊起薄膜纸,冬天的时候风一吹就破。每当寒风呼啸而进,我们都冻得缩成一团。一个班三四十个学生,从一年级到五年级都有,教室里只有桌子和黑板,我们坐的板凳都是自己带的。”
虽然条件艰苦,孩子们读书的念头却很坚定。这里虽然没有明亮的教室和干净整齐的课桌椅,但有洪亮的读书声。“为了上学,我每天要走20里的山路。”苏明娟说,“虽然条件艰苦,但我坚持读书的念头像火一样热烈。”
此时的她并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很快将被一张照片改变。
“一张照片改变了我的命运”
年少的苏明娟并不知道,就在她上学那一年的5月,在金寨县,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金寨县希望小学正式成立,徐向前元帅亲笔为“金寨县希望小学”题写校名,轰轰烈烈的希望工程由此开端。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希望工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委托纪实摄影家解海龙拍摄一组展示贫困孩子求学艰难状态的照片,以此号召全社会关注和支持希望工程。
1991年4月的一个下午,解海龙来到苏明娟就读的小学采访。推开教室的门,一双在阳光下忽闪忽闪的大眼睛,闯进了他的视线。“那眼神有着很强的穿透性,能够进入人们的心灵。”谢海龙说。当握着铅笔的苏明娟再次抬头凝视黑板时,他迅速摁下了快门,摄影作品《我要读书》就此诞生。
1992年4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召开新闻发布会,把解海龙拍摄的2000张关注贫困地区教育的照片分发给媒体,其中就包括这张名为《我要读书》的照片。1994年,《我要读书》被选为“希望工程”宣传照片,也是在这时,苏明娟第一次通过报纸看到了自己的照片。
“在小学四年级,我收到一份报纸,上面有这张照片。老师告诉我说照片已经被用作希望工程的宣传画了!”苏明娟说,“我也没想到,一张照片改变了我的命运。”
照片刊登后,苏明娟收到了许多人的捐助。“爱心人士举不胜举。”苏明娟当年的老师傅启鹏告诉记者,当年《我要读书》照片在社会上引起关注后,很多人向苏明娟提供了捐助。
第一个向她捐款的人是李万,他将自己微薄的津贴攒起,每学期都会寄给苏明娟100元,一直到小学毕业。“读中学时,很多好心人都给过我帮助,有的小朋友把零花钱寄来了,有的大学生把打工钱寄给了我。天津一名退休老人从我读初中到高中,每年过节都给我寄糖果和生活用品。”回想起这些,苏明娟充满了感激。
后来又有其他捐助者捐助苏明娟,善良忠厚的父亲对苏明娟说:“这钱我们不能要,因为我们已经有别人的帮助了。你爸你妈还能干活,还能养活你和弟弟。”于是,苏明娟就将这些钱全部捐给了希望工程。
“它让我懂得了爱的意义”
得到资助仅仅是苏明娟人生轨迹改变的开始。在无数爱心人士的感召下,小小年纪的苏明娟也踏上了公益助人的道路,至今没有中断。
1997年,刚上初二的苏明娟,主动将资助得来的600元钱汇给了宁夏的一位回族小姑娘,帮她圆了求学梦;2002年,考上安徽大学后,她坚持勤工俭学,把每学期900元生活补贴全部转给其他贫困学生;参加工作后,苏明娟把第一笔工资全部捐给了希望工程,此后每月她都会捐出收入的一部分;每年,她都会拿出1000元资助贫困生,从未间断……
“希望工程给我的帮助,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多是精神上的,它让我懂得了爱的意义。”苏明娟说,“希望工程一直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改变了我的人生。”
因《我要读书》照片和希望工程而改变命运的,不只有苏明娟。照片中苏明娟的那双大眼睛震撼了千千万万中国人。“当看到那双渴望的眼睛,人们内心的爱和善意立刻就被唤起,情不自禁地想为这些孩子做一些事情。”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院长刘慧教授说。
随着希望工程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许多爱心人士参与其中,给贫困家庭的孩子带来了温暖和希望。从花甲之年的老者,到幼儿园的孩子,纷纷为希望工程贡献力量。
从金寨县希望小学建立到如今,两万多所希望小学已遍布全国各地。在党的领导下,希望工程实施30多年来,聚焦助学育人目标,植根尊师重教传统,创新社会动员机制,架起了爱心互助和传递的桥梁,帮助数以百万计的贫困家庭青少年圆了上学梦、成长为奋斗在祖国建设各条战线上的栋梁之材。希望工程在助力脱贫攻坚、促进教育发展、服务青少年成长、引领社会风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把爱与希望传递下去”
2018年秋天,苏明娟上小学的女儿在语文课本上读到一篇课文,题目叫《渴望读书的大眼睛》,那是妈妈的故事。
“你看,这双大眼睛,是那样明亮,那样专注。它注视着前方,生怕漏掉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每一个字,生怕漏掉老师讲的每一句话……”
“你看,这双大眼睛,闪烁着渴望,充满着忧郁。虽然清晨教室光线并不明亮……”
对于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中学习的女儿而言,妈妈的故事已是遥远的过去了。经历了30多年的飞速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早已摆脱了苏明娟童年时的窘境。
2001年1月1日,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如期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
2019年9月26日,时任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中国用20多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义务教育普及之路。
2021年,中国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0.7万所,在校生1.6亿人,不仅实现全面普及,普及程度还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与教育事业一起变好的,还有苏明娟的人生。
1998年,苏明娟以共青团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的身份,赴北京参加大会。整个大会堂里,她是最小的与会代表。在会场,苏明娟收到了很多鲜花、掌声和关注,但她始终是那么淳朴本分,沉稳安静。
2002年9月,苏明娟考取了安徽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专业,2005年毕业后,她进入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工作。
2006年,苏明娟和解海龙拍卖了《我要读书》的照片版权,所得30多万元用于援建西藏拉萨市曲水县的一所希望小学。
2018年,苏明娟拿出3万元积蓄作为启动资金,设立了“苏明娟助学基金”,致力于帮助更多的贫困学子,该基金筹集了约490万元,参与建设了5所希望小学。
多年来,在希望工程的爱与关怀下长大的苏明娟,实现了从受助者到捐赠者的转变。“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给别人撑把伞。”苏明娟说。
2022年,苏明娟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前不久,我参加了党的二十大。接下来,学习好、宣讲好、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从北京返回后的苏明娟,向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党委班子和全省中层干部分享了她的参会体会,共同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最近,苏明娟参加了很多线上线下宣讲活动。每一场宣讲,她都会强调一句话:“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我感到无比光荣,也深感责任重大。对我来说,除了责任和使命,还有一种传递,就如同希望工程、公益事业一样,把爱与希望传递下去,让爱与希望生生不息。”
原文链接:http://edu.people.com.cn/n1/2023/0112/c1006-32604987.html
国家公务员考试推荐: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