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027-87870401(武昌)
027-85447051(汉口)
湖北华图

  相关推荐:2014年湖北公务员体检公告汇总

  课程推荐:2015年国考暑期夏令营

  公务员考试申论的命题已经越来越规范化了,不管是国考还是联考还是个别省份的省考,申论考试中给定资料的范围一般都在6000-7000字,那么这么大篇幅的给定资料到底该如何去阅读,才能帮助我们顺利回答后面几道题目,好多考生在考完了之后都不知道当年的申论考试考的是什么主题,或者是对主题的认识还很模糊,这就是没有把材料读透,那答题的时候当然就没有把握了,想要在申论考试当中做到快速有效地阅读材料,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从整体上去把握给定材料,提高阅读的有效性和加快阅读的速度。

  申论材料的基本来源分三大类:第一官方类,政府文件、领导讲话;第二学术类,学者建议、期刊文献;第三舆论类,网络媒体、调研采访。而材料来源不同,造成给定材料类型也不同,比如新闻报道,相关做法,各方观点,访谈对话等。申论材料中不同类型的转换,会造成考生阅读时候的困扰,也增加阅读的难度。但是,各位考生需要记住的是不管什么类型的材料其实都是围绕着社会问题的四要素:表现、影响、原因、对策而展开的。材料分类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重点是知道不同类型能给我们的哪些信息即可,这样才能提高了我们阅读的有效性。

  申论材料可分为事实性材料以及理论性材料。 比如说,材料说国家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接着举了一堆数据,那这个就是数据性支撑,属于事实性材料,这些具体数据可以不细看的,我们只需要意识到说的是国家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又比如材料中提到食品加入非法添加剂属于食品安全问题,接着举例说瘦肉精研究历史、用途、危害等等,那么这些属于具体事例了,也是事实性材料,我们只需要知道这部分内容讲的是食品安全问题即可,不需要深究瘦肉精怎么回事。其实如果我们能够找出事实性材料支持的有效信息,那么对于事实性材料可以不去细看,这也会大大加快我们阅读的速度。分清阅读的主次与轻重,这两点对于我们整体把握材料很重要,但是怎么灵活运用还是需要各位同学在做题的时候不断的练习实践。

(责任编辑:吴小军)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