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027-87870401(武昌)
027-85447051(汉口)
湖北华图

  去年以来,根据媒体自查和群众举报,省打击新闻敲诈专项行动查办了一批违法违规案件,新闻敲诈和假新闻得到有效遏制。近日,省打击新闻敲诈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向社会通报了2起典型案件,以及依法处理的一批新闻机构、违规报刊,关闭封堵的一批网站网页。(7月28日《湖南日报》)

  从今年3月份开始,中宣部等9部门就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活动开展以来,全国各地纷纷行动,新闻敲诈、虚假新闻等现象受到了严厉地打击,舆论环境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现实中,新闻“病虫害”的传播和蔓延,将一些虚假新闻信息传递给公众,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新闻传播秩序。不仅对公众产生了误导性影响,而且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进而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甚至引发大规模的社会性恐慌。

  面对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新闻,普通人一时很难分清是真是假,因虚假新闻而上当受骗或被敲诈的现象并不少见。笔者认为,新闻“病虫害”的发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有些新闻从业者面对非法利益的引诱,不能把持自己,容易滑向犯罪的深渊;二是有关部门对新闻环境的监督和约束还存在缺失。因此,要想树立舆论公信力,单纯依赖于新闻媒体的自律和警醒,很难产生较理想的效果。

  当前,面对新闻“病虫害”,各地都在加大治理和清除力度,力求通过社会多方合力解决。不管在制度层面对新闻从业者给予约束,还是通过法律手段处理违法案件,都是值得借鉴的好经验、好方法。下一步,还要扩大新闻外部监督的范围,提高监督的力度,建立实用的监督平台,充分发挥出社会公众的“啄木鸟”作用,从源头上找出更多的“病虫害”。唯有形成合力,才能从源头上堵住滋生违规虚假新闻的源头,斩断非法利益产生的黑色链条。

  说到底,只有培育健康正常的新闻秩序,才能树立舆论公信力,整个社会也更能和谐有序运转。对于新闻“病虫害”,应该形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氛围,凝聚起全社会的力量,让违规虚假新闻无处遁形。

(责任编辑:何毅鹏)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