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6 14:37 公务员考试 https://hb.huatu.com/ 文章来源:未知
国家公务员考试提供以下国考报考指导信息:2023年国考调剂报名入口【3月16日8:00至3月18日18:00】,更多关于面试名单,国家公务员成绩,国考成绩,国考调剂,2023国家公,国家公务员报考指导的内容,请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湖北人事考试!咨询电话:027-87870401。国家公务员考试交流群,点击
面试名单:2025国考面试名单下载
面试礼包:国面状元及第礼包
2023年国考调剂报名入口【3月16日8:00至3月18日18:00】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成绩已经公布,部分职位笔试合格人数与拟录用人数之比未达到规定的面试比例,根据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安排,需要面向社会公开调剂补充面试人选。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调剂条件
除具备《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规定的资格条件外,参加调剂的报考者还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符合拟调剂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
(二)公共科目笔试成绩同时达到拟调剂职位和原报考职位的合格分数线,且考试类别相同。拟调剂职位设置了专业科目笔试条件的,专业科目笔试成绩还须同时达到合格分数线。
(三)未进入原报考职位面试人员名单。
参加调剂的报考者只能申请1个调剂职位。进入调剂职位面试的,不得参加原报考职位的递补。
二、调剂报名
2023年3月16日8:00至3月18日18:00期间,报考者凭报名时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考录专题网站”,选报职位并提交调剂申请。报考者对有关职位的专业、学历、学位、工作经历等资格条件有疑问需要咨询时,可直接与招录机关联系。在提交调剂申请截止时间之前,报考者可以改报其他职位。
非网上报名的报考者参加调剂时,请直接与拟申请调剂的招录机关联系,在2023年3月18日18:00前提交书面调剂申请。
(三)资格审查
2023年3月19日8:00至3月20日18:00,招录机关对调剂本单位职位的网上申请和书面申请一并进行资格审查。
2023年3月22日之后,参加调剂的报考者可以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查询资格审查结果和进入调剂职位面试人员名单。
》》点击查看2023年国考调剂报名入口【3月16日至3月18日】
相关推荐:2023年国考笔试成绩查询
相关推荐: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排名
相关推荐:2023年国考调剂职位查询
相关推荐:2023年国考面试礼包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时间|调剂公告|录用公示汇总
面试关键词 | 点击查看 | 资料领取 |
最低合格分数线 | 2023国家 公务员考试合格分数线 | 资料领取 |
准考证找回方法 | 2023国家 公务员考试准考证找回办法 | 资料领取 |
笔试成绩计算 | 2023国家 公务员考试成绩计算 | 资料领取 |
成绩查询预约 | 2023国家 公务员考生成绩查询预约 | 资料领取 |
笔试成绩查询 | 2023国家 公务员考试笔试成绩查询入口 | 资料领取 |
成绩排名 | 2023国家 公务员考试成绩排名 | 资料领取 |
进面人员及分数线 | 2023国家 公务员考试进面人员及分数线 | 资料领取 |
面试名单【全国】 | 2023国家 公务员考试面试名单【全国】 | 资料领取 |
面试名单【湖北】 | 2023国家 公务员考试面试名单【湖北】 | 资料领取 |
调剂公告 | 2023国家 公务员考试调剂公告 | 资料领取 |
调剂报名入口 | 2023国家 公务员考试调剂报名入口 | 资料领取 |
调剂职位 | 2023国家 公务员考试调剂职位下载 | 资料领取 |
调剂名单 | 2023国家 公务员考试调剂名单 | 资料领取 |
资审材料 | 2023国家 公务员考试资审材料 | 资料领取 |
面试流程详解 | 2023年国家 公务员考试面试流程详解 | 资料领取 |
资审|面试公告【全国各部门】 | 2023国家 公务员考试资审|面试公告汇总【全国职位】 | 资料领取 |
资审|面试公告【湖北各部门】 | 2023国家 公务员考试资审|面试公告汇总【湖北职位】 | 资料领取 |
补录公告 |
2023国家 公务员考试补录公告 | 资料领取 |
补录职位 | 2023国家 公务员考试补录职位 | 资料领取 |
补录报名入口 | 2023国家 公务员考试补录报名入口 | 资料领取 |
补录面试公告 | 2023国家 公务员考试补录面试公告 | 资料领取 |
录用公告|名单 | 资料领取 |
热点:《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正式施行
【热点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于2022年9月2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该法是一部从根本上与制度上预防、遏制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的新兴领域立法,将全方位筑牢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治防火墙。
2.《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正式施行后,近期,西安市莲湖区司法局利用“社区法治日”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普法宣传进社区活动。全区131名社区法律顾问通过开设法治大讲堂、设立法律咨询台、开展指尖普法等多种方式,向广大群众普及宣传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并结合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以案释法,向群众详细讲解刷单返利、网络贷款、虚假投资理财、冒充电商物流客服退款等诈骗方式,提醒大家在遇到类似套路时不要上当受骗,提高防诈反诈意识。
3.自2022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正式施行以来,广东省公安机关高度重视、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新法宣传,着力提升普法实效,织密织牢基层治理网络,全面运用这一新的法律武器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坚决守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截至12月17日,广东省公安机关共适用新法打击案件416宗,捣毁窝点128个,行政处罚633人,刑事处罚586人,对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活动迅速形成强有力的震慑。
【政策理论】
1.背景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数目增多,犯罪分子通过利用电信网络非法获取个人信息、制造网络黑灰产业交易,且此种诈骗方式呈组织化、链条化、跨地域跨国边境等特点。电信网络诈骗已成为当前群众反响强烈的社会问题,严重侵害了公民财产安全,损害了社会诚信和国家形象。基于此,我国迫切需要一部专门性的在金融治理、电信治理和互联网治理等方面的法律,对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活动予以全面的预防和遏制。《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快速出台。
2.意义
(1)有效促进依法治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中的法案条文其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较强,补足了制度政策的短板,实现了针对电信网络诈骗防治的关口前移治理。同时,此次反诈专门立法贯彻落实了党中央重要的决策部署,是坚持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和坚决打击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重要法律武器。
(2)保护群众财产安全。经统计,2021年全国共发现电信网络诈骗类型现已超过50种,全国法院一审审结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2.5万余件,共紧急止付群众被骗款3291亿元,电信诈骗已成为当前发案最高、上升最快、损失最大、群众反响最强烈的突出犯罪。而《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实施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维护民众的权益,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此项法律强化了相关主体的防范责任和信息保护义务,对金融及互联网领域相关服务提供者提出了要求,设置了相应的法律义务和法律责任。力求全面挤压犯罪空间、彻底铲除犯罪土壤。所以《反电信诈骗法》不仅可以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也是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必然要求。
3.问题
(1)跨国打击犯罪组织较难。目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境外作案占比达80%以上,境外诈骗集团组织严密、分工明确,且呈现出链条化运营、集团化操作和精细化分工等跨国有组织犯罪情况。
(2)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严重。一方面,存在一些机构员工为谋求利益人为倒卖公司客户个人信息;另一方面,群众日常生活中在电脑或者手机中参与的一些网上调查活动、登录的钓鱼网站以及购买商品后的快递单、小票和车票未及时有效处理等,都会被犯罪分子进行“画像”,以此实施精准诈骗。
(3)民众反诈意识有待加强。网络诈骗犯的方式和手段花样百出,且诈骗分子多经过培训,具有系统的诈骗方式和技巧,根据诈骗对象不同的年龄、身份、性别和地域等因素实施精准诈骗,受害人防不胜防。
4.对策
(1)加大电诈打击力度。一方面,立足境内打境外。一些犯罪分子通过潜伏在国内招聘软件和社交平台中,利用海外高薪的幌子吸引求职者,进而将招聘到的人员组织其偷渡。源源不断地为境外诈骗团伙提供“新鲜血液”。对此,我们要进行全面打击,进一步推进“断卡”“断流”“拔钉”等专项行动,切断这条黑色人力供应链,将其连根挖起,力争从源头上减少电诈犯罪;另一方面,持续推动国际执法合作,积极探索构建跨地跨境防治网络犯罪的协同机制,守好群众的“钱袋子”。
(2)维护个人信息安全。其一,公司企业落实好主体责任,加大对于公司内部客户个人信息保护的力度,强化数据安全监管及对内部员工的管理;其二,群众自身要增强防范意识,学习各类防骗知识,了解各式各样的诈骗特点,掌握防诈技能并提高警惕。
(3)常态宣传反诈内容。第一,通过利用新媒体如抖音、微博、微信和快手等平台,鼓励各地反诈官方账号通过拍摄短视频或者直播普法的方式,让群众更加直观的了解各类防诈知识及方法;第二,通过开展进社区、进学校和进农村等方式,加强对老年群体和青少年等重点群体的宣传教育,全面提升其防诈意识。
【知识运用】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于2022年9月2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对此,你怎么看?
【评分要点】
(1)能开门见山的谈到此项法律出台的背景。《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是基于电信网络诈骗已成为当前群众反响强烈的社会问题,严重侵害了公民财产安全,损害了社会诚信和国家形象的背景下,及时出台的法律。
(2)能深刻的理解此项法律的意义。如有效促进依法治国、保护群众的财产安全、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3)能谈到当下电信诈骗的现状问题。如跨国打击犯罪组织较难、个人信息泄露问题较严重、民众反诈意识还是有些薄弱等。
(4)能提出有效对策。如通过立足境内和推动国际合作的方式加大对电诈的打击力度、维护好个人信息安全以及加大对于反诈宣传的力度。
国家公务员考试推荐: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