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公务员考试

第2周(周二)言语解析(2)

2017-12-22 14:43 湖北公务员考试网 https://hb.huatu.com/湖北公务员考试群 文章来源:湖北华图

点击订阅
湖北华图
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考试,教师招聘信息

湖北省公务员考试网提供第2周(周二)言语解析(2)。更多关于湖北公务员备考,行测备考,2018省考备考,湖北公务员笔试模拟的内容,请关注湖北公务员考试频道/湖北人事考试网咨询电话:027-87870401。湖北公务员考试交流群:点击湖北公务员考试群

面试礼包:hbicon2024湖北省考面试礼包
面试课程:hbicon2024湖北省考面试课程

  11.C【解析】问作者想要说明的是什么,可以看出这是一道意图推断题。文章开头用一个“但”提出了库尔勒香梨由于多种原因,品质变差,这是提出了问题,而解决问题才是作者想表达的重点所在,作者在后面紧接着说为保持香梨产业的优势,需求技术提高其品质问题成为当务之急。因此,作者想说明不是香梨品质变差的现状,而是呼吁应该重视对于香梨产业提质增效的技术的寻求。A、D都不是目的,不选,B选项很明显不对。答案选C。
  12.D【解析】意图判断题。文段描述受美国大旱影响,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现状,以及部分上涨开始回落,最后一句作者提出尽管未来物价反弹可能性不大,但引起价格反弹的新涨价因素不可忽视。故选D13.B【解析】此题是一道意图判断题。第1句是由“随着……”引导的背景铺垫,非文段重点。第2句由“虽然……但是……”引导转折复句。第3句是由“例如”引导的举例论证,非文段主要内容。由此可知,第2句为文段主旨,同时,根据转折之后是重点可知,重点强调受试者的弱势角色显而易见。匹配选项可知,B项为文段主旨的同义替换。A项、C项中的内容是举例论证的内容,不是文段重点,并且C项本身表述有误,故排除;D项是背景铺垫中的内容,排除。本题答案为B项。
  14.A【解析】此题是一道意图判断题。文段第1、2、3句为举例论证,分别从人生的不同阶段举例说明告别无处不在。第4句进行总结,为文段的中心句,强调:没有告别,就无法前行。为必要条件的变形形式,即“没有A就没有B”形式,强调A是B的必要条件,即告别是前行的必要条件。第5句再次举例补充。A项正确。B项,“人生中每一件事情”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内容文段并未涉及,无中生有,排除;D项“一边……一边……”为并列结构,而文段中强调告别是前行的条件,故排除。本题答案为A项。
  15.D【解析】此题是一道意图判断题。文段首先提出“黄金既是投资品又是消费品”,进而论述黄金的这两种特性是怎样体现在华尔街和“中国大妈”炒黄金事件中的,最后“然而”引导转折,阐明作者观点和结论“黄金的投资性会战胜其消费属性”。A项表述是文段引入话题的内容,并非作者主要想表达的,排除;B、C两项中的“中国大妈”和华尔街均是在说明黄金两种属性是的举例说明,不是主要内容,排除。本题答案为D项。
  16. B【解析】此题是一道意图判断题。文段第1句引出话题。第2句运用搭桥法说明“城市迅速发展--较高的土壤湿度和温度--草坪碳排放量居高不下”。根据搭桥法解题技巧可知,重点强调两端,即城市迅速发展导致草坪碳排放量居高不下,匹配选项可知,B项为正确答案。A项表述是为了引出话题,非主要强调内容,排除。C项,文段中说的是“几乎”,是可能性表述,而选项中为确定性表述,排除。D项显然是将重点放在了搭桥的中间项上,排除。本题答案为B项。
  17.B【解析】此题是一道意图判断题。解此题可用指代引导法。文段第2句中的“这”为宏观指代,引导文段主旨,即中国人富裕的最大秘密是“制度外”的经济运行机制、及其收入分配制度。第3句进一步解释说明。本题答案为B项。
  18.B【解析】此题是一道意图判断题。文段首句揭示本段主题,即道德伦理在慈善领域起重要作用,第二句话是对第一句话的解释说明。 B项是对主题句的合理概括。A、C项非文段重点,D项阐述的是法律和道德的相互作用,文段中并未涉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排除。本题答案为B项。
  19.A【解析】意图判断题。文段首句就提出了一个社会问题,当下有很多人忽略生命的细节。接着通过“比如”来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生命细节的重要性,所以作者想表达意图是我们要重视生命中的各种细节,答案选A。
  20.B【解析】意图判断题。根据文段的内容,文段的重点在谈论学校建筑的设计能够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可以帮助到老师的教学效果。对于作者的内容进行一步合理的引申,即设计学校的时候尽量的考虑到学校建筑的声学设计会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答案选B。

湖北公务员考试网推荐:

成绩查询】 【进面分数】 【同岗位分差

面试课程】 【面试礼包】 【图书网课

(编辑:admin)

2024湖北省考面试备考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