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授课程 网校课程 | 招考信息 职位库 疯狂365 真题| 直播 砖题库 名师| 微信 微博 QQ群

027-87870401

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湖北 > 湖北军转干考试 > 试题资料 >

阅读模式

2018年湖北省军转干强化阶段题库言语解析(10)

2018-04-08 15:29 湖北事业单位考试网 来源:未知  作者华图曾老师

第十章 篇章阅读

  (一)

  2500年前诞生的《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兵书,代表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最高境界,但是它的作者究竟是谁?

  司马迁在《史记·孙武吴起列传》中说,孙武和孙膑都确有其人,孙武生于春秋末期,孙膑则晚100多年,生于战国,各有兵法传世。由于孙武是春秋末期吴王的客卿,孙膑在战国中期的齐国担任过军师,因此班固在《汉书》中把孙武的兵法叫《吴孙子》,把孙膑的兵法《齐孙子》。《吴孙子》就是一直流传于世的《孙子兵法》,而《齐孙子》(《孙膑兵法》)在魏晋时已无记载。

  唐宋以后,有人对《孙子兵法》及作者提出疑问,认为此书源于孙武,却完成于孙膑;也有人认为先秦着作往往不是出自一人之手,唐代杜牧说,孙武的兵法原有数十万言,曹操削其繁剩,笔其精粹,以成此书;近代着名学者梁启超等不但怀疑《孙子兵法》其书为伪,甚至怀疑孙武、孙膑为同一人。

  孙武与孙膑是否同为一人?他们各自是否都有兵书留世?此谜在20世纪70年代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的考古发掘中被解。1972年,临沂地区偶然发现一座汉墓,陪葬品中有大量竹简,其中包括《孙子兵法》(105枚)、《孙膑兵法》(232枚),这批竹简经刮削、烤炙而成,做工精细,两端平整,无刀削痕迹,系先用锯锯成而后锉磨而成。银雀山汉简的形制、书写格式、篇题的处理及各式符号的运用等,均符合汉代的简册制度。

  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带给世人最大的惊喜,莫过于还原了《孙子兵法》十三篇全貌以及《孙膑兵法》十六篇。经专家整理分析,银雀山竹简中的《孙子兵法》十三篇都有文字保存,这是现存最早的《孙子兵法》版本,大约成书于西汉初期,是最接近作者原始思想的版本,为校勘和研究《孙子兵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文献价值非同一般。竹简本《孙子兵法》计2300余字,现存内容与宋代版本相比,有100多处不同点,十分值得研究。

  竹简本《孙膑兵法》整理出222枚,共得6000字以上,该兵法在消失了上千年后,失而复得。该书整理出上、下两编,上编可以确定属于《齐孙子》,共十五篇;下编是还不能确定属于《齐孙子》的论兵之作。竹简本篇数大大少于《艺文志》着录本,也不是完善的版本。这些实物证据揭示历史上的孙武、孙膑并非一人,也印证了司马迁《史记》中有关孙武、孙膑记载的真实性,《孙膑兵法》确有其书。

  1.唐代杜牧对《孙子兵法》的观点是(    )。

  A.现存版本是根据原着缩减而成的

  B.是由多位作者合着而成的

  C.是后人以孙膑的名义写成的

  D.前部分由孙武完成,孙膑完成后续成书工作

  2.关于《孙子兵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曾经失传上千年

  B.班固称其为《吴孙子》

  C.作者生活于战国时期

  D.魏晋之后的史书中己无相关记载

  3.银雀山汉墓竹简不能用来证明(    )。

  A.《孙膑兵法》的作者是谁

  B.司马迁相关记载的可靠性

  C.《孙膑兵法》是否确有其书

  D.孙武、孙膑是否为同一人

  4.根据本文,确定银雀山汉墓竹简年代依据的是(    )。

  A.书写文字

  B.陵墓特征

  C.陪葬物品

  D.简册特征

  5.最适合本文的标题是(    )。

  A.银雀山汉墓整理出土大批竹简

  B.银雀山汉墓简:为孙武、孙膑正名

  C.银雀山汉墓《孙子兵法》的发现和破译

  D.20世纪的考古大发现——银雀山汉墓竹简

  

  (二)

  采集蝴蝶标本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英国非常流行。英国大蓝蝶的标本很受欢迎,它不很大,也不很蓝,并不特别美丽,但数量稀少,且生活在人迹罕至的荒野。即便如此,仍然有大量的大蓝蝶被制作成标本。在19世纪末,已经开始有人呼吁保护它。进入汽车时代,到大蓝蝶栖息地更加方便,有的地方的大蓝蝶已经绝迹,保护更为迫切。1930年,英国建立了第一个大蓝蝶保护区。九年之后,保护区内的大蓝蝶种群灭绝了。此后,虽然保护区越来越多,但是大蓝蝶的数量越来越少。上世纪五十年代,英国大约还有数万只大蓝蝶,到1972年只剩下300多只。1975年,英国通过?兑吧参锉;しā罚状伟汛罄兜形ǘū;ざ韵螅盐藜糜谑隆?979年,英国最后一只大蓝蝶死去。这是为什么呢?

  每年六、七月间,是英国大蓝蝶飞翔的季节。大蓝蝶成虫的寿命只有四、五天,在短暂的生命结束前,雌大蓝蝶必须找到合适的百里香产卵。百里香必须是生长在红蚁巢的边上,而且含苞待放。卵被产在百里香的花蕾里。一两周后,大蓝蝶幼虫孵化出来,就以花为食,大约两周,在蜕了三次皮后,幼虫掉到了地上,等待红蚁。幼虫靠分泌蜜汁吸引红蚁。红蚁将其带回蚁巢,为了得到蜜汁,它会用触角拍打它。蜜汁分泌完时,幼虫就有生命危险,这时它会像红蚁幼虫那样蠕动,发出红蚁的气味和声音,让红蚁误以为它是蚁巢中的一员。

  大蓝蝶幼虫要在蚁巢中整整待上十个月,不仅能躲避天敌,还以红蚁的卵和幼虫为食。但是大蓝蝶幼虫仍然面临重重危险。红蚁蚁后会误以为它是一只以后也将变成蚁后的超级红蚁幼虫,而让工蚁杀死它;如果蚁巢规模太小,或者又来了另一只大蓝蝶幼虫,食物不够,最终也会饿死。

  但红蚁本身对生活环境也有要求:它们喜欢温暖,在朝南向阳的山坡筑巢,地面上草的高度最好只有2——3厘米,因为草太高会遮住阳光,蚁巢温度太低,红蚁幼虫会冻死。当大蓝蝶的栖息地被划为保护区后,禁止烧荒、放牧,野草疯长:本来还有野兔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草的生长,但在上世纪50年代,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病毒入侵英国,使野兔的数量锐减99%。草越长越高,大蓝蝶依赖的红蚁迅速消失,被另一种较耐寒的红蚁取而代之。这种红蚁也喜欢吃蜜汁,但它们能识破伪装,将大蓝蝶幼虫杀死。等到草皮高度超过10厘米,连百里香也难以生长、繁殖了,等人们发现这一奥秘,已经太迟了,英国大蓝蝶灭绝了。

  为了让大蓝蝶再次飞翔,英国逐渐恢复了52处百里香草地,并通过割草、放牧控制草皮的高度,红蚁数量随之上升。1983年,大蓝蝶被从瑞典带到英国。到2008年,已有上万只。大蓝蝶成了第一个成功获得重生的濒危蝴蝶物种。

  6.由本文第1段可知(    )。

  A.大蓝蝶在英国对其进行保护前就已经灭绝

  B.大蓝蝶的灭绝是因为人们为制作标本而过量捕捉

  C.大蓝蝶标本受欢迎是因为这种蝴蝶难以捕捉

  D.保护区的建设仅起到了保持大蓝蝶种群数量的效果

  7.成年大蓝蝶可以活(    )。

  A.两个月左右

  B.五天左右

  C.两周左右

  D.三周左右

  8.第3段中划线部分提到大蓝蝶幼虫面临的“重重危险”不包括(    )。

  A.巢中又来一只大蓝蝶幼虫

  B.被红蚁蚁后视为竞争对手

  C.红蚁蚁巢规模太小

  D.蚁巢中红蚁幼虫数量过多

  9.根据本文,对草地进行管理可以(    )。

  A.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B.增加百里香花蕾的数量

  C.为红蚁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

  D.为兔子提供充足的食物

  10.英国政府保护大蓝蝶的早期措施可以用下列哪个词来评价?(    )

  A.适得其反

  B.画蛇添足

  C.操之过急

  D鼠目寸光

  

  (三)

  器官捐献率在各个国家的情况都不太乐观,然而一组来自欧洲的数据引起了人们注意。这组数据显示,欧洲各国人口中签署器官捐献知情同意书的比率,分别如下:匈牙利99.997%,奥地利99.98%,法国99.91%,葡萄牙99.64%,波兰99.5%,比利时98%,瑞典85.9%,荷兰27.5%,英国17.17%,德国12%,丹麦4.25%。统计结果呈现出显着的两极分化,前七个国家的同意率都很高,在这几个国家之后,器官捐献的民意率______,是什么因素让那些国家有如此高比例的人同意捐献自己的器官呢?

  英国和法国教育、经济水平相当,可英国仅有17%的人同意捐献器官,而法国却接近100%;另一组比较则更能说明问题,德国和奥地利接壤,也同为德语国家,然而德国只有12%,奥地利却为100%,说明以上这些因素还不足以解释。

  会不会是宣传的作用呢?在荷兰,全国对器官移植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每个家庭都能收到关于器官捐献的信件,在电视、广播中也时常能看到宣传广告,甚至还有一档极具争议的综艺节目,让亟待器官移植的患者选择想要谁做他的供者。做了这么多活动,钱也花了不少,然而荷兰器官捐献的同意率却只有28%,与邻国比利时一比就相形见绌:人家没花过一分钱做宣传,器官捐献的同意率却高达98%。

  原因究竟是什么?当研究者排除了以上这些因素后,他们将目光聚集在一个极其细微的环节上,那就是人们签署的那张器官捐献的知情同意书。在那些同意率的国家中,知情同意书是这么写的:“如果您想参与器官捐献计划,请在这里画勾。”而在同意率高的国家中,知情同意书里只有一个地方不同,那就是:“如果您不想参与器官捐献计划,请在这里画勾。”器官捐献率如此悬殊,原因就在于知情同意书中的那一个词:“想”或“不想”。

  这是两种不同的“默认选项”。第一种默认的情况是所有人都不参与器官捐献计划,因此参与者需要做出行动改变——“画勾”。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默认选项,因为在潜意识里这被看做是推荐的方案,而“画勾”做出改变则需要费力气,付出认知、情绪和行为上的投入,以换取改变默认选项后的收益。同样的,在第二种默认选项中,默认的情况是所有人都在器官捐献计划内,这也是默认的推荐,不捐献才需要人们去做决定和做出行动改变,而这需要花费人们更多的精力。也正因此,在两种情况下,“画勾”的都是少数,而接受“默认选项”则是大多数人的决定。

  11.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词语是(    )。

  A.急转直下

  B.大起大落

  C.天壤之别

  D.平淡无奇

  12.文中划线的“这些因素”不包括(    )。

  A.教育水平

  B.经济状况

  C.地理位置

  D.宗教信仰

  13.宣传不能提高器官捐献率,这一点在哪个国家得到了验证?(    )

  A.英国

  B.荷兰

  C.比利时

  D.葡萄牙

  14.作者认为应该(    )。

  A.立法以强制推行器官的捐献

  B.对器官捐献者给予物质奖励

  C.修改知情同意书的默认选项

  D.改变器官捐献的流程和环节

  15.这篇文章意在(    )。

  A.指出器官捐献的瓶颈

  B.提示一个心理学规律

  C.比较中外的医疗水平

  D.反对过度的夸大宣传

  

  (四)

  《拿破仑法典》在世界司法制度史上值得大书一笔,它第一次把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奠定了资本主义统治的法律基础。除总则外,共有3编2281条。第一编是人法,规定了民事权利主体;第二编是物法,规定了各种财产和所有权及其他物权;第三编是关于取得所有权的方法。从内容和结构来看,法典的核心是财产关系,即所有制问题。恩格斯说:“它把在消灭了封建专制主义之后刚刚诞生的现代社会的经济生活条件译成了法律语言,他把这部法典称作”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

  长期以来,很多人都以为这部法典虽然以拿破仑的名字命名,但他并未直接参与法典的制定,原因是他正四处征战,无暇顾及,只是下令而已。这个误解同法国史书对拿破仑辉煌战绩的片面描述以及法国绘画、雕塑等艺术术作品对他赫赫战功的过度渲染有关。实际上,拿破仑不仅下令而且直接、积极参与了法典的制定。他于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成立执政府,翌年就成立了”民法起草委员会“,并亲自担任主席。委员会按期完成民法草案,经大理院和上诉院研究修改后,提交参政院讨论修改。参政院围绕草案召开了102次讨论会,拿破仑参加了97次。法典最后经立法院一致通过,于1804年3月21日正式公布实施。最初定名为《法国民法典》,1807年改称为《拿破仑法典》。

  1816年又改称为《民法典》,1852年再度改称为《拿破仑法典》,但从1870年以后,习惯上一直沿用《法国民法典》的名称。这部法典之所以以拿破仑的名字命名,是因为拿破仑的军队走到哪里,就把这部法典带到哪里,他通过法典把资本主义制度推向全欧洲。拿破仑并非一介武夫,他深知,同欧洲封建同盟的殊死搏斗不仅要靠军事力量,更要靠资产阶级法律这无比锐利的武器。他为锻造了这样的武器而感到自豪。

  有人认为拿破仑是个实用主义者,对理论一窍不通,因此《拿破仑法典》只是一种法律工具,根本没有理论价值。这种看法有失偏颇。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早于法国,革命后又经历了长期的复辟和反复辟的较量,特别是1660年还发生了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比英国晚100多年,但比英国更彻底,原因就在于其理论准备更充分,从文艺复兴运动到启蒙时期准备了数百年。启蒙运动的中心是在法国,因此法国资产阶级在理论上也就表现得更成熟,《拿破仑法典》就是明证。

  16.《拿破仑法典》的核心是(    )。

  A.财产关系

  B.社会关系

  C.公民权利

  D.权力结构

  17.据本文,为什么恩格斯将《拿破仑法典》称为”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     )

  A.在其之后所诞生的宪法法典大多以该法典为效仿对象

  B.是世界上第一部由资产阶级国家起草的国家宪法法典

  C.用法律形式确立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

  D.使革命的任务由推翻封建政权转向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18.人们会产生拿破仑并未参与《拿破仑法典》制定的误解,是因为(    )。

  A.他反对启蒙主义

  B.感觉他当时戎马倥偬

  C.他是典型的实用主义者

  D.他将立法权完全交给了人民

  19.关于《拿破仑法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于1799年正式公布并开始实施

  B.习惯上一直被称为《法国民法典》

  C.由当时的参政院修改并讨论通过

  D.在”雾月政变“后开始起草工作

  20.最后一段意在说明(    )。

  A.《拿破仑法典》独特的理念价值

  B.《拿破仑法典》在法国诞生的原因

  C.启蒙思想家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深刻影响

  D.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差异

  

  (五)

  科技对学术进程影响巨大,影响中国学术进程的科技活动,有三个重要的关键点,一是纸的发明,二是印刷技术的普及,三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异军突起(古籍数字化为其中之一)。前二者对学术的巨大作用已被历史证明,现代信息技术左右学术的趋向也初露端倪。

  不过,人们在认识科技与学术的关系时,往往关注积极方面。比如人们认为纸张的发明和应用,促进了书籍的出版和文学的繁荣;汉末魏晋时期纸张取代简牍极大地促进了知识普及和文化传播。雕版印刷的积极作用也被充分认识。两末时期的刻书最大限度地促进了教育文化传播,并且作为一种产业加速了商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都市文化的布局,对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_________________。不讲或少讲并不等于存在,事实上早在北宋,苏轼等人已经开始思考印刷流行对文人的影响。苏轼认为,书籍多且易得,反而使记忆力衰退。对此问题,叶梦得亦颇有体悟。其《石林燕语》指出刻本书籍广泛传播后的两个弊端:一是读书人诵读灭裂,和苏轼的担忧相同;二是刻本流行后,其据以刊刻的藏本反而不被重视,导致讹谬之处无法刊正。

  感知数学化与纸和印刷术的发明一样,虽然也对学术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却是历史的必然,无可逆转。根据历史经验预测数字化进程,可能有两个特点:一是数字化感知最终取代纸本书籍,二是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从历史来看,纸书取代简牍,印刷取代抄写,都经历了相当长的过程。究其原因,一是因为经济成本的降低需要技术改进的支持,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比如纸张起初很稀有,只有特权阶层才能享用,随着技术改进、成本降低,纸张才逐渐普及。二是因为观念的变化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汉末魏初重简轻纸,对粗糙的纸张并不认同,纸的应用往往与俗文化连在一起。但最终纸张的轻便廉价等好处慢慢为人接受,逐渐取代简牍。纸简替代的完成约在魏晋时期,刻本取替写本则在明清刻书产业全面兴隆之后方才完成,均完成了较长的一段时期。可以设想,电子文本全面取代纸本同样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比如电子出版得到官方认可,电子文献征引获得”合法性“,各种电子书籍和电子商品全面普及等等,均需漫长的时日。

  21.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人们很少将学术与政治环境联系起来

  B.没有比纸和印刷更重要的发明了

  C.科技进步会影响人的”心理“活动

  D.科技对学术的负面作用却鲜少提及

  22.下列哪项属于科技对学术的消极影响?(    )

  A.纸张的发明和应用促成文化普及

  B.两宋刻书作为一种产业加速商业经济的发展

  C.印刷术的推广促进教育文化传播

  D.刻本流行使得据以刊刻的藏本反而不被重视

  23.下列哪项最有可能是苏轼的观点?(    )

  A.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

  B.世既一以板本为正,而藏本日亡,其讹谬者遂不可正,甚可惜也

  C.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烨卖于市井

  D.轻于蝉翼薄于纱,栏画乌丝整双斜。不用文人愁纸贵,淡黄遍种瑞香花

  24. 下列哪项与最后一段的内容不符?(    )

  A.数字化古籍最终可能取代纸本书籍

  B.成本降低是纸张取代简牍的重要前提

  C.纸简替代在明清刻书产业全面兴隆后方才完成

  D.电子文献合法征引是电子文本取代纸本的必要条件

  25.文章接下来最有可能探讨的是(    )。

  A.古籍数字化有无必要

  B.古籍数字化对学术的影响

  C.科技对当代文化传播的新影响

  D.纸本与电子文本共存时代的特点

  

    

(编辑:华图曾老师)

2018省联考汇总

考试工具 砖题库练题

最新招考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真题下载
时政热点
每日一练
砖 题 库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