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招警考试

2012湖北政法干警文化综合政治精讲—物质运动规律

2012-09-12 11:45 湖北招警考试 https://hb.huatu.com/湖北招警考试群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点击订阅
湖北华图
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考试,教师招聘信息

  一、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何者为世界的本原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第二,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世界是否可知)。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唯一标准。

  2.唯心主义: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1)主观唯心论:把人的主观精神看成是世界本原(我、心、感觉、感知、经验、意志)

  (2)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当成是世界本原(上帝、天命、理念、绝对精神)

  3.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辨证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某种物质的具体形态是世界的本源。典型命题:中国古代:水、火、气是万物的本源;西方:原子论。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解释自然界和认识论问题的哲学学派。它承认世界是物质的,但它把一切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否认自然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否认事物内部因矛盾而引起的发展变化,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实质上是不变的,即使有变化,也不过是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没有质变,也没有飞跃;离开人的社会性,不了解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把认识看作是直观的、消极的、被动的反映,把抽象的理性、天性、情感等属于社会意识的现象当成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3)辩证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二、世界是物质的。物质、运动及其规律。【☆】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派生。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物质能被意识反映。

  (2)意识:是自然界、社会共同产物。本质: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在意识中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

  (3)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能动地认识世界,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4)方法论意义: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运动观

  A.物质与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B.运动与静止: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关系:

  区别——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是相对的,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联系——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割裂二者联系会导致形而上学不变论和相对主义。

  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三、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1.〖原理内容〗: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2.〖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即坚持实事求是),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3.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编辑:admin)

    2022公安招警备考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