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炒作释放“正能量”的启示
2015-06-23 11:00 湖北人事考试网 http://hb.huatu.com/ 文章来源:新华网
17日,很多人的朋友圈被一条网帖刷屏:“建议国家改变贩卖儿童的法律条款拐卖儿童判死刑!买孩子的判无期!”。相关话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争议。
几天来,网民、媒体、专家等各路人马各抒己见。有的网友支持“拐卖一律判死”,有的网友反对,也有网友在对收养等现行制度进行了反思;媒体们使出浑身解数,从中深挖新闻资源,开展网络调查、发表评论文章、采访专家学者;很多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者和一线民警、检察官、律师和法学家等警法界人士,也都纷纷对此发表看法。
根据最新报道,“贩卖儿童一律死刑”是某婚恋网站策划的营销文案,这次“成功”的商业炒作弊端尽显:由于法律议题由非专业人士发起,它偏重于传播意义上的煽动性,但弱化了严谨和理性,其谬误会迅速误导普通受众。
但让人始料不及的是,正是这样一个“动机不纯”的商业炒作,最后却释放了意外的“正能量”。
纵览就这一话题所引发的各种讨论,俨然就是针对“如何打击拐卖儿童”的一份“调研报告”,正是应了一句谚语“真理越辩越明,道理越讲越清”。
这是一场单纯的公益传播行为还是商业营销炒作,公众目前已经不再关心。他们讨论的焦点,也不再只是“人贩子一律死刑”的话题,而是深入到如何更好地保护儿童这个问题上。
讨论的结果是:人贩子一律死刑对被拐儿童的安全解救不利;同时,对买方的打击是当前法律实践的盲点。在现实的打拐行动中,对人贩子的处罚都比较严厉,但对买者则往往处罚较轻或者不处罚。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是造成买方市场需求旺盛的一个重要原因,必须从源头加强治理。
这次恶意营销炒作行为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新媒体时代,公众在鱼龙混杂的信息中已逐渐培养了自己的辨识力,能够理性对待各类话语。而政府面对负面舆情时,亦应主动发声、积极引导,敢于面对负面信息背后的漏洞,探索有效解决方案。相信“谣言止于智者”,在给予公共议题讨论空间的同时,形成网络舆论场中媒体、公众和政府的良性互动。
(编辑:涂光智)
上一篇:“中国式扶贫”面临历史大考
下一篇:没有了
掌上华图客户端下载
关键词阅读:商业炒作 申论热点
- “中国式扶贫”面临历史大考2015.06.23
- 从“勾肩搭背”到公私分明:重构政商关系新生态2015.05.05
- 捐助困难学校需“对症下药”2015.05.05
- “路怒族”横行呼唤提速汽车文明2015.05.05
- 大数据将改变我们什么?2015.05.05
- 让“专业参审”回归“公民陪审”201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