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国考面试热点:“姚贝娜事件”折射出新闻媒体人的伦理界限
2015-01-27 15:53 湖北人事考试网 http://hb.huatu.com/ 文章来源:湖北华图
重磅推荐:2015年公务员考试巡考冬令营
课程推荐:2015年国家公务员面试课程
相关推荐: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公告汇总
►热点概述
1月16日下午,歌手姚贝娜因病不治去世,而最先报道姚贝娜去世消息的南方一家报纸,因被曝出三名记者为抢独家伪装成医护人员潜入太平间拍摄的行为也陷入争议。该事件随即引发了轩然大波,有关媒体伦理的讨论也在网络引发口舌交战。昨日,华谊音乐发表声明称,将对此事保留法律追诉的权利,与此同时也强调,华谊和姚贝娜家人并未授权任何人设立姚贝娜基金。
1月17日,一篇文章在网络流传,讲述了三名记者跟随眼科专家姚博士进入太平间,欲在手术中拍得摘取姚贝娜眼角膜全过程的独家照片。在场的有华谊音乐的总经理袁涛和姚贝娜的家属,当时他们以为是医生助理,并没在意。没想到开始要手术时,记者拿出相机手机拍摄,现场的人全都愣住了,并最终导致了争吵。
虽然涉事记者所在的报纸并没有对此事做出回应,但援引当天其他在现场记者的叙述,事实与传闻出入不大。据描述,当时,在现场的其他记者听到太平间里传出争吵声。“姚博士(临床医学博士、深圳市眼科医院角膜及眼表病区主任)带着助理进去做眼角膜摘除手术,要做手术的时候,助理掏出相机想拍照,家人发现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助理还拿相机,当时袁涛也在,强行让他们删掉所有照片才让出去。”
华谊音乐、姚贝娜生前的助理张先生也证实了此事,他称:“无言以对,我也不知道怎么形容这件事,头条你抢到了,图片你拍到了,然后呢?你们的人性呢?你们在记录不幸,更在制造不幸……”。
1月17日下午16时35分,华谊音乐官方发布声明称:将持续关注该事件的进展并对南方的这家报纸及医生保留法律追诉的权利,希望对逝去的贝娜及关爱贝娜的家人与朋友有一个交待。此外,姚贝娜家人及所属公司从未授权成立姚贝娜光明基金基金项目,更未授权以此基金名义向公众募捐。华谊此后表示,他们将不会再对此事进行评论,一切交由法律。而昨天,涉事的这家报纸对此事未有公开回应,仅在社交网络发布,“在众声喧哗之中,请让我们安静地为姚贝娜志哀。”。
►相关评论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这个充满活力的转型社会,有着最丰厚的新闻土壤,也有着最激烈的新闻竞争。正因此,尤需要媒体人不唯眼球是取、不唯点击是崇,有更多“建设姿态”、更多“责任意识”,方能更好推动社会前行。以庞麦郎为例,与其关注他“板结的头发”“透明的皮屑”,不如想想如何让草根中的梦想不被商业摧折、不被喧嚣淹没,更好地迎来春天?以姚贝娜为例,与其无所不用其极去偷拍手术,不如关注她捐赠眼角膜,呼唤带动更多善行。
网易新闻: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新闻伦理认为,公众人物是政治人物,其一举一动都和选民利益相关,所以无隐私。娱乐明星只是需要媒体报道,所以正负面新闻都可报道,但有部分隐私权。非公众人物有完全隐私。监督公权力和侵犯个体隐私是两回事,但是不论哪回事,都不能拍摄和刊登逝者照片。
楚网评论:新闻媒体在满足公众知晓欲的同时,也要恪守相应的职业伦理。懂得协商,学会协商,坚持协商,应该成为所有新闻记者及敏感事件当事各方的必修功课。
大众网评论:媒体之所以不同于自媒体,其宝贵的稀缺性恰恰在于其公信力和美誉度。如果这两点最终丧失了,那么报业的活路就会最终被葬送。我们已经看到不少媒体在转型冲动中迷失自我开始下坡路的例子,敲响媒体丧钟的不是自媒体,可能恰恰是把自己等同于自媒体的媒体,把自己等同于狗仔的媒体人。
►模拟题
歌手姚贝娜因病不治去世,三名记者为抢独家伪装成医护人员潜入太平间拍摄,这种行为引发了网友们对于新闻媒体人的道德伦理大讨论。对于记者为抢独家新闻而偷拍公众人物遗体的这一现象,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歌手姚贝娜因乳腺癌复发不治去世,让众多欣赏她才华、喜爱她歌唱的音乐人和歌迷们万分悲痛。而在此时,某家报社的记者为抢到独家新闻来赚取公众的眼球,竟然伪装成医护人员潜入太平间拍摄遗体,这种行为更让人感到痛心疾首。我们需要冷静、客观、全面地来看待这一现象。
“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诚然,新闻媒体人有基本的采访权,担负着记录事实真相和传播正能量的社会使命。对于姚贝娜这种娱乐明星,记者可以报道真实的正面或负面新闻来满足公众的好奇心理,但是有职业道德底线的。尽管拍摄后的照片现场予以删除,但这种行为是以伤害为代价,已经侵犯了死者的隐私权,也逾越了伦理界限,由此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讨论。引发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国家内部缺乏对于新闻媒体人的伦理规范准则,在信息化时代下对新型媒体的监管出现空白,使得缺少自律精神的新闻人宁愿踩踏社会责任也要造成轰动一时的新闻舆论效应。
第二,部分新闻媒体人一味迎合公众的窥探欲望,丧失了基本的职业道德和伦理界限。由之前的“烂尾新闻”,到现在的“姚贝娜事件”,唯眼球是取、唯点击是崇似乎成为各大新闻媒体所追求的目标,对新闻进行扭曲、放大式的传播,而忽略了作为媒体人所肩负的社会责任。
第三,少数网友的审美意识出现偏差,情绪容易过激,从众行为普遍存在。
净化媒体环境,正视新闻媒体人的社会使命,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第一,国家在法律层面应设立新闻媒体的职业操守和伦理规范准则,并对互联网络等信息化时代下的新型媒体重点监管,对于行为失范的媒体记者应当给予严厉惩罚,使整个新闻媒体行业都能肩负起时代使命,传播正能量,推动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文明进步。
第二,新闻媒体人需要担负起“船头瞭望者”的社会责任,坚守伦理底线,在满足公众知情权和保护个人隐私权之间获得平衡。媒体正在深刻影响社会大众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所以更要以“真实的新闻人”的名义,彰显真善美、杜绝假丑恶。当采访与道德伦理原则相违背时,要懂得事先协商,做“人性化的媒体人”。
第三,社会公众应树立正确的善恶观和客观的评判标准,充当新闻媒体的最大监督者,既见证事实、又保护事实、还追求事实,少一点八卦心态、少一些冷嘲热讽、少一分严苛,以理性宽容来对待热点事件和媒体记者,共建积极向善的舆论环境。
国家仍需努力,媒体仍需努力,公众仍需努力!
(编辑:吴小军)
上一篇:2015年国考面试备考:摒弃面试思想误区,正确对待公考面试
下一篇:没有了
掌上华图客户端下载
关键词阅读:2015国考 面试热点 面试备考
- 2015年国考面试备考:摒弃面试思想误区,正确对待公考面2015.01.27
- 2015国考面试,赢在心理2015.01.27
- 2015国考面试必考题型解读—教你答好“解决问题”2015.01.27
- 2015年国考面试热点:习式反腐之严惩不怠,全面零容忍2015.01.26
- 2015年国考面试热点:透视广水法院超编的背后2015.01.26
- 2015年国考面试指导:国考面试三级进阶,通往成功之路201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