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湖北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关闭
湖北分校

地址:武汉市东湖开发区珞瑜路889号光谷国际广场A座23楼电话:027-86659239 87616280 87870401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武珞路洪山亚贸广场写字楼B座1188室电话:027—87607098 87605218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解放大道688号武汉广场3503室电话:027-85447051 85717010

地址:黄石市黄石港区王家里总部经济大厦三楼电话:0714-6287076 18986593600

地址:荆州市荆州区荆州中路文化广场名品街2楼华图教育(即城中城旁边)电话:0716-8458191 18062361182徐老师

地址:咸宁市温泉路华辰大厦505室(温泉区中百仓储对面)电话:0715-8129687 18062320951 18062320953

地址:孝感市孝南区人民广场南端大楼三楼左侧电话:0712-2824060 13396181840李老师

地址:黄冈市黄州区东门路1号摩尔城2A-318室电话:0713-8829114 15387192552蔡老师

地址:宜昌市西陵区东山大道129号时代天骄A801-03电话:0717—6217631 6517106 18071317937

地址:襄阳市襄城区中共市委党校(鼓楼对面)电话:0710—3512719 18995670576

地址:十堰市五堰柳林路步行街入口香港旺角大厦1506室电话:0719-8121421 15327998257刘老师

地址:恩施市土桥大道237号(三孔桥头、东阳酒店4楼)即享买乐超市旁电话:0718-8021527 17707184660

地址:湖北省荆门市象山大道33号荆楚理工学院B2-206电话:18062361183徐老师 18062361181程老师

地址:鄂州市工人文化宫职业培训学校三楼招生办公室(鄂州市文星大道58号)电话:0711-3210265 18971988316杨老师

地址:随州市水西门转盘格林豪威酒店817室电话:0722-3233935 13042757277刘老师

  

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教材|直播砖题库问答论坛名师|招考报考职位库试题真题|微信微博QQ群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湖北人事考试网 > 时政热点 > “装扮”贫困村,“包装”扶贫项目,基层扶贫要“装”到几时?

“装扮”贫困村,“包装”扶贫项目,基层扶贫要“装”到几时?

2015-04-24 16:02 湖北人事考试网 http://hb.huatu.com/ 文章来源:半月谈网

  为迎接领导,贫困村提前装扮

  记者曾在西部某扶贫开发重点县一个行政村蹲点调研3天,采写稿件反映当地群众因病、因孤致贫的问题。上级领导批示后,县领导高度重视,邀请记者一同再访贫困村,现场解决群众诉求。

  3辆县政府的中巴车载着20多人,浩浩荡荡进了村。踏进贫困户家门,记者傻了眼:稿件中反映的患脑血栓、风湿性关节炎而长期卧病在床的老人,“神奇”地站了起来,还换上了崭新睡衣;有的贫困户家原本蛛网密布,便壶、药盒到处乱丢,屋里臭气难闻,现在垃圾被打扫干净,房间也被归置整齐……

  即便贫困的表象已经被“伪装”过了,但濒临倒塌的房屋、恶劣的自然环境,是遮盖不住的。县领导不由感叹,农民真穷,生活真苦。在随后召开的扶贫现场会上,县农业、扶贫、交通、民政、社保等部门领导纷纷表态,一定集中资源,加大扶持;县领导当场拍板,将这个村定为自己扶贫联系点,要求“一年有变化、两年出成效、三年要‘摘帽’”。

  两个多小时访贫问苦结束后,当地群众围着记者表示感谢,他们觉得报道起了效果,引起领导重视,未来脱贫有了希望。但记者心里不免打鼓:这种“走马观花”式调研,看的还是“伪装”后的贫困,政府部门能否真正抓住穷根,出台有针对性的措施?

  有扶贫办干部对记者直言不讳:“领导干部下乡搞扶贫调研,预先准备、提前收拾在一些地方成了惯例:扶贫效果好的村社是‘盆景’,各级领导、各个单位都扎堆去。发展滞后的村社,如果领导要去,也得提前‘装扮’一下。不然发展了这么多年,还这么穷,干部脸上挂不住。”

  自欺欺人,“假装”脱贫

  在基层扶贫工作中,随着“贫困帽”含金量逐年提高,不少地方戴上就不想摘。而有些地方却搞起了变味的“整村脱贫”,有限的扶贫资金并没能带动农民脱贫,村里还是被摘了“贫困帽”。

  记者曾走访某“整村脱贫”村,想实地看看脱贫成效。当地群众却对扶贫效果不满意,有村民说:“硬化了10公里的通村公路、修建了14口水池,这就叫‘整村脱贫’啦?穷还是穷,变化不大。”

  按“整村脱贫”规划,政府会为每个行政村投入五六百万元,资金盘子本来不大,还要被分配到提高农民收入、农田基本建设、基础产业发展、村道修建、人畜饮水、村卫生室建设补助、扶贫培训、农房建设补贴等10多个大类20多个项目上,显得“僧多粥少”,这样撒胡椒面式地把资金安排下去,效果并不好。

  而即便是这五六百万元的资金,还不一定能真正“落地”。一些乡镇干部坦言,政府投入贫困村的帮扶款,不少都来自各涉农部门的配套资金。如果没有领导推动,部门配套资金大多“额度不确定、数量没保障、到位不及时”,本部门项目都干不完,谁愿意为别的单位锦上添花?

  记者在一些“整村脱贫”村采访时发现,由于投入有限,这些村社脱贫基础依然不牢,农民返贫率很高。村社虽然摘掉了“贫困帽”,但农民贫困状态改善并不明显。基层群众认为,扶贫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搞弄虚作假,既不能戴着“贫困帽”不丢,也不能罔顾实际,搞“假装”脱贫。

  “包装”出来的扶贫项目

  近些年,政府扶贫投入越来越多,扶贫领域也越来越广,这有助于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民贫困问题。但深究一些扶贫项目发现,这些项目与真正的贫困户关系并不大。很多被“包装”出来的项目,没能解决贫困问题。

  在西部某省贫困县,为鼓励乡村发展旅游,当地使用扶贫资金,对举办乡村旅游点的农户提供1.5万~3万元不等的补助。县里一个行政村靠近国家森林公园,依靠独特的自然景观,加上政府扶持,短短2年时间就出现了10多家乡村旅游点。

  “实事求是说,乡村旅游扶贫补助与贫困户基本没关系。吃上‘旅游饭’的农民,没有一家是贫困户。”村委会主任给记者算了笔账,搞乡村旅游投入不菲,平均一家要花近20万元搞室内装修,环境改造。“贫困户一是没本钱,二是房子也破旧,咋装修得出来?”

  这种“包装”出来的扶贫项目,贫困户受益不大。

  记者曾在一个贫困县查阅扶贫贴息贷款发放表,400多万元的扶贫贴息资金全部投向农业龙头企业,并不涉及贫困户。当地扶贫办干部坦言,政府要求企业享受贴息后,应该履行扶贫责任,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但到底是否带动,带动了多少,扶贫部门很难跟踪监督。

  更有甚者,有的扶贫贴息贷款被企业挪用放了高利贷或投资房地产,这就更离谱了。

(编辑:涂光智)

掌上华图客户端下载

2015年湖北公务员笔试备考
京ICP备11028696号 京ICP证090387号 Copyright: 2004-2014 HUAT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华图宏阳教育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首页 联系我们 QQ群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15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