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勿怪公众对“三公”经费预算态度苛刻
2014-01-26 16:07 湖北公务员考试网 http://hb.huatu.com/ 作者:星 杓 来源:南方日报
截至1月23日,全国已有28个省区市召开“两会”并在会上公布新一年“三公”经费预算。经统计,各省与往年相比数字上均有一定降幅。尽管如此,与公众的期望相比,大部分地区“三公”预算下降幅度并不大。
原因在于,“三公”经费每年压缩5%本来就是中央的明文规定,所以那些预算下降5%的,本就是应有之义。而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八项规定,狠刹四风,从中央部委到地方,都有相当严苛的“三公”消费规定,可以说吃、住、行、游无一例外不受限制,甚至细化到连额外洗漱用品都明文禁止。按照关注公共财政和“三公”消费的学者估算,若严格按中央规定执行,各地2014年的“三公”经费预算会有大幅下降。然而,对比这些公布了的预算,落差不言自明。
我们首先要看到各地的进步,毕竟有一部分省市的预算降幅较高,浙江甚至达到30%,但仍然有必要提出更高要求,因为“三公”经费预算来自财政拨款,这是所有纳税人的钱。况且,为什么浙江可以降低30%,而大部分省市做不到?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各地奢侈浪费之风有所收敛,但仍然有大量的例子证明一些地方“三公”经费使用存在各种问题,如抚顺市财政局采购七部iPod4当做U盘,黑龙江省公安厅采购价值超过4万元的笔记本电脑,苏州市交警部门采购iPhone4用作监控设备,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法院采购5万元的豪华电动按摩椅……这些新闻充分说明,公众的严苛和怀疑不是没理由的。
“三公”经费当然也不是越低越好,必要的公务接待是需要的,但必须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标准,同时必须接受监督。公众之所以认为各地方“三公”经费降幅过低或许有臆测的成分,但这种臆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各地“三公”预算大多不够精细。各地公开的预算,多数内容都过于粗线条,大多只有总数和大项的内容,具体到细节上,如哪个部门哪些事项具体预算多少等公众最希望看到的内容都没有。值得注意的是,从各地去年“三公”经费的决算来看,普遍都有结余,一方面,这个结余是否会返还财政没有说明,另一方面,既然有结余,就说明预算的制订有节约空间。当完全的公开透明还遥遥无期,当“三公”预算的制订本身不够紧凑,也就勿怪公众揣度“三公”经费预算总体偏高并苛刻要求了。
财政的总盘子是有限的,“三公”经费花多了,用在民生、基础设施等“刀刃”上的钱就少了。政府对公众的监督和苛刻应当有足够的宽容和理解,同时,各地政府应当切实落实八项规定,在实际工作中从严使用“三公”经费。我们当然不期望一夜之间就让“三公”经费大幅下降,但“三公”经费应当越来越合理,越来越公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朝十八届三中全会所提的“现代治理方式”更进一步。
推荐阅读: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湖北人事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
(责任编辑:李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