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的对策和措施
2013-11-25 14:50 湖北公务员考试 http://hb.huatu.com/ 作者:襄垣县北底乡 来源:襄垣县北底乡
随着国家对农村的惠农政策的不断加大,各种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出来,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直接影响了社会的稳定,阻碍了全乡的经济快速发展,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预防和解决农村社会矛盾纠纷,必须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有关职能部门积极参与下,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形成合力,才能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一、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高干部执政水平
1、加强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一方面,对危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要坚决纠正。另一方面要改善工作作风,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和政策法规处理行政事务,形成了浓厚的依法办事氛围。
2、改进工作作风,从源头上减少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对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目标管理。实施“一把手工程”,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广大干部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坚持组织建设走在工作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改进工作作风,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能力,从加强基层调解入手,把民间调解、信访调解、行政调解、治安调解和诉讼调解有机的结合,建立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以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二、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强化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当前,农村有相当部分群众的法制观念淡薄,普法工作任务仍十分艰巨。要紧紧依靠党委政府,在各有关职能部门的配合下,村组织采取各种形式,依托各类宣传载体,加大法律、政策宣传力度,让法律、政策真正进入千家万户,教育群众自觉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使群众遇事后能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按照政策办理,而不是采取激进的方法,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同时加强村组调委会建设,提高调解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法律服务水平,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当调解手段无法化解矛盾纠纷时,应积极引导群众通过诉讼程序解决矛盾,认真解决好群众的问题。
三、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建立健全矛盾纠纷调控预防机制
1、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农村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要把开展依法治村同健全基层组织结合起来,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配套组织建设,实行村务、财务公开,民主管理,强化监督机制,让群众充分享有知事权、议事权、决事权和监督权。要切实抓好农村干部的法律知识学习,充分利用各种成人教育阵地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法律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水平。
2、充分发挥了村级人民调组织的作用,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今年以来,共调解社会矛盾5起。一要建立健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调处机制。针对新形势下,农村因征地、土地、婚姻家庭等易发生的纠纷且容易激化的特点,认真排查摸底,发现有苗头和倾向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预案,并探索新形势下调解的方法和手段,二要充分发挥基层调解组织的作用。基层调委会是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的主要力量和第一道防线,特别是村级调委会,要立足广大农村,最大限度地做好各类简单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坚决防止矛盾激化和引发治安刑事案件,做好疏导化解工作,坚决杜绝群众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努力维护基层社会稳定。
四、强化预警与处置,严格控制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保持信访工作超前性,把群众性事件苗头解决在基层。信访问题往往是群体性事件的直接导火索,因此要充分重视农村的信访工作。一要健全信访工作网络,使其“横到头、纵到底”,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努力实现“重心下移”,实行“一把手工程”,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二要切实解决好热点、难点问题。对人民群众申办的事项,要热情接待,依法审批,依法行政,切实为人民群众搞好服务;对人民群众反映的基层党组织内部的有关问题,要充分理解和尊重群众的意愿和呼声,对出现的违法违纪行为要严肃查处,并做好情况反馈;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件,要采取“主动靠上去”的工作方法,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疏导化解,做好维护稳定工作。
(责任编辑:华图董老师)
- 上一篇: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的研究
- 下一篇:浅谈如何处理农村矛盾纠纷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